克頌先芬
羅森墓志
我外公羅森葬此,纂敘其一生大略刊石做志,以文當哭。
外公于二七年生于巴東一赤貧農家,八九歲就在耕作之余做起"背二哥", 在蜀道天梯石棧間攀援,萬般驚險苦累掙得微薄腳費補貼家用。百計營求,難以糊口。當時有村中長者見此少年天資穎異,出資助其讀書以求上進,終因家境困窘,讀至高小即輟學。
四六年,時局動蕩風塵擾攘,不知何者可救此國難民窮,外公誤入國民黨軍。當得知共產黨在解放區斗地主分田地時,幡然醒悟,侍機逃出歸家。四九年,終于盼來翻身解放,從此一心向黨,為新社會奔忙,由積極分子而至農會主任并入黨,后調入重慶鐵路管理局。工作之余自修財會成注冊會計師,創立新算法,為一時獨步,載入《中國專家名人錄》,以德才兩端享譽鐵路系統。
外公事親孝悌,甘旨奉尊,粗淡留己,給父母寄贍養費月月不脫。
文革中無罪蒙冤被游街批斗,以為暫且忍辱負屈,將來自有昭雪之日,詎料禍不單行,猝喪發妻之后又痛失愛女。因陵谷遷變,外婆至今尸骨難尋無法與外公合葬,生不能偕老,死不能同穴。本是積善之家,無虧無愧遭兇罹,問悠悠蒼天,此究何故?外公原無男丁承嗣,幸有長女僅存不致血脈斷絕。
外公此生連遭厄運,骨肉大多死別生離,對僅存一女愛深情摯,曾傾囊助其置業成家。晚年眷念親人關心時政,況父慈女孝,條件優渥,又有孫輩承歡膝下反哺孝養,正該安享頤養,然人生無常,終于病倒,在親情環繞中卒于二零一五年七月四日,享陽壽八十又七。
外公一生身心遭受巨大創痛,百忍圖成。念其養育之恩深,眾親人思慕難舍,唯愿此勞瘁倦極之人,吉地安息,骨肉歸于后土,精神長宜子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