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祭還包括祠堂的宗族祭祀活動。祠堂的宗族祭祀活動大同小異,每年清明、冬至兩祭。除了掃墓,祠堂祭祖也至為隆重。祠堂擁有專人管理“忌辰田”,以田租收入維持祭祀活動經(jīng)費,每年的重要節(jié)氣都有嚴格的祭祀活動。冬至祭祖時,族內(nèi)男丁要聚齊吃“祀神飯”。大姓宗族由于男丁多,祠堂小,也有用年齡大小加以限制,但對取得功名的人備加優(yōu)待,每年過年祭祖后祠堂分發(fā)“丁肉”(給族內(nèi)每名男丁的肉)時,除每人一份外,凡考中秀才、廩生、貢生、舉人等功名的,都遞加增發(fā)以示獎勵。七月半是“鬼節(jié)”,每個祠堂都要請道士做道場,超度孤魂野鬼,俗稱“念七月半”。縣城內(nèi)有各姓38個祠堂,東門10個,南門8個,西門10個,北門10個,從七月十二至十六眾祠堂熱熱鬧鬧打太平醮,道士們從這個祠堂跳到那個祠堂,忙得不亦樂乎。故有“七月半,爛道士”之說,意為再無用的道士也派上了用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