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追悼詞,生離死別是在所難免的,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感人的追悼詞,歡迎閱讀! 感人的追悼詞【1】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前輩、各位親朋好友,以及左鄰右舍的父老鄉親們: 今天,我作為外婆的外孫,懷著萬分的悲痛和無限的哀思悼念我的外婆。首先請允許我代表高亮全家,向前來參加我外婆葬禮的各位,表示誠摯的感謝!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來到這里,和我們一起,向我的外婆作最后的告別。 我外婆于1932年5月20日出生在云南省鎮雄縣林口鄉木黑村,家里面有四個兄弟姐妹,外婆排行老二。外婆的童年正值日本侵略中國,外婆跟隨家人在那個萬惡的舊社會過著非常艱難的生活。 外婆一生都在務農,在土地里風里來雨里去,度過風餐露宿的幾十年。“狂風吹老少年人”,外婆辛辛苦苦、兢兢業業,但從來沒有任何怨言。 外婆是一個善良的人。86年家父去世時,姐姐八歲不到,大哥六歲,二哥四歲,我兩歲多點,最小的弟弟才出生九個月,給我母親及整個家庭沉重的打擊,面臨這樣不幸的遭遇,是外婆當起了這個家的全職保姆,是她不斷開導不斷動員我母親,是她在大風浪的日子里精心照顧我們,外婆無私的愛深深打動著我們,我在北京突然接到哥哥的電話,得知外婆離世的消息,讓我痛心,痛心的是沒有在外婆離別前見上她老人家一面,自我讀高中以后就再也沒有見過外婆,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工作三年整整十年時間,我均在外求學工作,整整十年時間只能夠從電話里聽到外婆慈祥的聲音,深切懷戀她那熟悉的背影。當年八歲不到的姐姐已經成家,六歲的哥哥已經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四歲的二哥已經成家立業,出生不到九個月的弟弟現已成為一名在校大學生,而我大學畢業后則成為一名人民工程師,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與外婆無微不至的關懷分不開的! 外婆是一個見義勇為的人?偸菐椭鷮﹂T的鄰居料理家務?吹絼e人有困難,外婆從來不袖手旁觀,總是傾注最大的熱情幫助別人,不求任何的回報。 外婆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在解放初期農業合作公社的時候,以身作則,任勞任怨,即使在重病纏身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想過要請假休息。當要春耕的時候,外婆第一個拿起鋤頭,用自己的雙手播種下豐收的種子;當天要下暴雨時,外婆第一個喊著號子,帶領相親們迅速地撤離;當遇到困難時,外婆總是挺身而出,承擔最危險的任務,保護隊友的安全。外婆就是這樣常年累月,不分白天黑夜,風吹日曬,終于積勞成疾,在體格單薄的時候,因腹膜穿孔而病倒。 外婆是一個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的人。外婆對子孫言傳身教,給我們留下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外婆一生沒有穿過好衣服,沒喝過酒,唯一的愛好--吃水果,都是買最便宜的。外公在住院生病的時候,外婆為了省錢給外公增加營養,每天僅用榨菜下飯,堅持了一個多月。 外婆是一個愛護子孫、教育子孫的人。記得我十歲的時候,手突發生瘡,已經不能動了,外婆在80里以外得到消息,萬分焦急,不顧辛勞,連夜啟程,打著赤腳、背著籮筐、拖著木棍,連續趕了一天一夜,來為我四處求醫問藥,跑了幾十個位置,最終使我手康復。 外婆不僅對子女珍愛有加,就是媳婦、女婿也深深感受到了外婆母親般的溫暖。 如果說養育之恩重于山的話,那么抱孫之情則深似海。外婆不僅和外公一起含辛茹苦靠著微薄的莊稼,日積月累,勤儉節約,言傳身教,把五個兒女撫養長大,各自成家立業,而且,還在我人生中的前六年撫養我、疼愛我,對我進行啟蒙教育。曾經,外婆汗流浹背地背著我走18里路,往返于外婆家及我家。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外婆每逢趕集,均會給我帶去糍粑等好吃的。 現在外婆的五個子女都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過著快樂的生活,后輩們也都很懂事、孝順、愛學習,然而,“子欲孝而親不待”,我們還沒有來得及報答外婆,外婆就這樣匆匆地走了。我善良的外婆,見義勇為的外婆,大公無私的外婆,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的外婆,愛護子孫、教育子孫的外婆,就這樣走完了她艱難、坎坷而又短暫的七十六個春秋。 親愛的外婆,您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只要一想到下次回家再也不能看到您那慈祥的面容,我的心就好痛,好傷心。然而,您的音容笑貌將永遠銘刻在子孫心中,您的諄諄教誨將始終縈繞在子孫耳邊;您留下的良好家風和優良品德,將時時體現在子孫身上。 親愛的外婆,您就放心地走吧,我們一定化悲痛為力量,竭盡全力好好學習,努力工作,為國家為社會做更大貢獻。敬愛的外婆,我們一定牢記您的遺訓,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學習,向您那樣,用勤勞的雙手,建設好我們的家園,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生價值,讓您在九泉之下瞑目! 我們最愛戴的外婆,您最疼愛的子孫都來送您了,您生前的親朋好友也來送您了,您看在場的這么多人都來送您來了,您快看看吧外婆!我們祝您一路走好,早升天堂,請您安息吧! 最后,我再次代表高亮全家,對各位的到來表示萬分的感謝! 感人的追悼詞【2】 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時38分,挑戰者號航天飛機載著七名優秀的宇航員,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那維拉爾角點火升空,直飛天穹。73秒后,在距離地面數十公里的高空傳來一聲悶響,人類歷史上最昂貴的飛行器和七名優秀的航天員一起爆裂成一團桔紅色的火球。 全世界在震驚之余,迅速團結起來,向不幸罹難的七位優秀的太空挑戰者發出哀悼。 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在悼詞中有這樣一段話:“今天,我們失去了七位最勇敢的公民,他們分別是迪克,邁克,朱蒂思,埃里森,羅納德,格里高利和科里斯塔,我們今天所說的遠遠不夠表達我們內心的真實情感,言語在我們的不幸面前顯得如此軟弱無力,它們根本無法寄托我們對所有的人深深愛著的、同時也是我們所敬佩的英勇獻身的人們的哀思。我們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我們在心里知道飛得那樣高那樣自豪的你們,終于在與天交接的地方找到了上帝為他的子民筑造的美麗天堂的宏偉大門。但愿上帝攜帶你們的靈魂早日進入我們每一個凡人都夢寐以求的天堂! 在人類七名最優秀的戰士香消玉隕之際,我為能讀到這樣一份悼詞而欽佩感動。在人類未來的發展史上,還會遇到更多的不可避免的災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都相信,再也不會讀到比這一篇更感動人心靈的悼詞了,因為它已經窮盡了人類智慧的極限。 十七年后,2003年2月1日,載有七名宇航員的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結束了為期16天的太空任務之后,返回地球。但在著陸前發生意外,航天飛機墜毀。就在離地面還有數十公里的地方,就在再過半小時就可擁抱親人的時候,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由于左機翼上一個微小的裂痕,在返回大氣層時解體。在解體一分鐘后,7名宇航員還活著,他們已經做好了彈射的準備,但天意弄人,他們未能安全的返回。 悲劇發生后,在震驚之外,我不無憂慮的想,同樣是航天飛機失事,但這一次卻是在返回時,美國現任總統布什的悼詞還能向里根總統的悼詞那樣讓人感動的潸然淚下嗎? 布什總統又一次的聚集了身處悲痛的人們,在他的悼詞里,有這么一段:“在今天的天空,我們看到了毀滅和悲劇,但是在我們還未看到的地方,那里有希望和安慰。天空中的那些閃亮的星星和鍛造這些星星的造物主知道我們今天緬懷的七個亡靈的名字,他們是:里克,米切爾,勞瑞爾,大衛,威廉姆,卡爾帕納,伊蘭。人們很容易忽視火箭旅行的危險和在地球外大氣層航行的困難。這些宇航員了解這些危險,他們愿意面對這些危險,他們知道生命中有更崇高的目標,由于他們的勇氣、膽量和理想,我們將更加懷念他們。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已經不能安全的返回,但我們虔誠地祈禱,祈禱造物主能攜帶在它上面工作過的七個高貴亡靈平安地返回家園。” 震驚之后還是震驚,為自己能讀到這樣一份完美悼詞。一陣默哀之后,我不禁修正之前的錯誤結論:人類的智慧沒有極限。那是因為愛和感動沒有極限。 感人的追悼詞【3】 當地時間2010年4月25日,美國總統巴馬和副總統拜登來到西弗吉尼亞州,參加本月早些時候在礦難中死亡的29名礦工悼念儀式。這次事故是1970年以來美國境內傷亡最嚴重的礦難。 美國礦難發生前幾天,中國山西王家嶺煤礦也發生礦難,115人獲救,38人遇難。在4月12日中美元首會談中,巴馬主動提議與會者為兩國礦難遇難者默哀。 巴馬的悼詞 無論我、副總統、州長,或是今天致悼詞的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說出任何話語,可以填補你們因痛失親人心中的創傷。 盡管我們在哀悼這29條逝去的生命,我們同樣也要紀念這29條曾活在世間的生命。 凌晨4點半起床,最遲5點,他們就開始一天的生活,他們在黑暗中工作。穿著工作服和硬頭靴,頭戴安全帽,靜坐著開始一小時的征程,去到五英里遠的礦井,唯一的燈光是從他們頭戴的安全帽上發出的,或是進入時礦山沿途的光線。 日以繼夜,他們挖掘煤炭,這也是他們勞動的果實,我們對此卻不以為然:這照亮一個會議中心的電能;點亮我們教堂或家園、學校、辦公室的燈光;讓我們國家運轉的能源;讓世界維持的能源。 大多時候,他們從黑暗的礦里探出頭,瞇眼盯著光亮。大多時候,他們從礦里探出身,滿是汗水和塵垢。大多時候,他們能夠回家。但不是那天。 這些人,這些丈夫、父親、祖父、弟兄、兒子、叔父、侄子,他們從事這份工作時,并沒有忽視其中的風險。他們中的一些已經負傷,一些人眼見朋友受傷。所以,他們知道有風險。他們的家人也知道。他們知道,在自己去礦上之前,孩子會在夜晚祈禱。他們知道妻子在焦急等待自己的電話,通報今天的任務完成,一切安好。他們知道,每有緊急新聞播出,或是廣播被突然切斷,他們的父母會感到莫大的恐懼。 但他們還是離開家園,來到礦里。一些人畢生期盼成為礦工;他們期待步入父輩走過的道路。然而,他們并不是為自己做出的選擇。 這艱險的工作,其中巨大的艱辛,在地下度過的時光,都為了家人。都是為了你們;也為了在路上行進中的汽車,為了頭頂上天花板的燈光;為了能給孩子的未來一個機會,日后享受與伴侶的退休生活。這都是期冀能有更好的生活。所以,這些礦工的生活就是追尋美國夢,他們也因此喪命。 在礦里,為了他們的家人,他們自己組成了家庭:慶祝彼此的生日,一同休憩,一同看橄欖球或籃球,一同消磨時間,打獵或是釣魚。他們可能不總是喜歡這些事情,但他們喜歡一起去完成。他們喜歡像一個家庭那樣去做這些事。他們喜歡像一個社區一樣去做這些事。 這也是美國人熟知的一首歌里表達的精神。我想,讓大多數人驚訝的是這首歌實際是一名礦工的兒子所寫,關于貝克利這個小鎮的,關于西弗吉尼亞人民的。這首歌曲,“靠著我”(LeanonMe)是關于友誼的贊歌,但也是關于社區關于一同相聚的贊歌。 災難發生的幾分鐘,幾小時,幾日之后,這個社區終被外界關注。搜救者,冒著風險在充滿沼氣和一氧化碳的狹窄地道里搜尋,抱著一線希望去發現一位幸存者。朋友們打開門廊的燈守夜;懸掛自制的標語上寫著,“為我們的礦工和他們的家人祈禱!编従觽儽舜税参,相扶相依。 我看到了,這就是社區的力量。在災難隨后的幾天,電子郵件和信件涌入白宮。郵戳來自全國各地,人們通常都是同一開頭:“我很驕傲來自一個礦工的家庭!薄拔沂且幻V工的兒子!薄拔液茏院滥艹蔀橐幻V工的女人。”……他們都感到自豪,他們讓我關護我們的礦工,為他們祈禱。他們說,不要忘了,礦工維持著美國的光亮。在這些信件里,他們提出一個很小的要求:不要讓這樣的事再發生。不要讓這事情再發生。 我們怎忍讓他們失望?一個依賴礦工的國家怎能不盡全力履行職責保護他們?我們的國家怎能容忍人們僅因工作就付出生命;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追求美國夢嗎? 我們不能讓29條逝去的生命回來。他們此刻與主同在。我們在這里的任務,就是防止有生命再在這樣的悲劇中逝去。去做我們必須做的,無論個人或是集體,去確保礦下的安全,向他們對待彼此那樣對待我們的礦工,如同一家人。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都是美國人。我們必須要彼此依靠,守望彼此,愛護彼此,為彼此祈福祈禱。 今天,我想起一首圣歌,在我們心痛時會想起這首歌!拔译m行過死蔭的幽谷,但心無所懼,因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在安慰我。” 上帝保佑我們的礦工!上帝保佑他們的家人!上帝保佑西弗吉尼亞!上帝保佑美國!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份悼詞,這是一個國家對生命的態度,充滿感情,充滿人性,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感動中,你可以感受到一個國家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