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公眾不難發現,與春節、元宵節、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不同的是,清明節“屬”陽歷,其日期基本落在陽歷的4月4日-6日。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我國古代無論是計時,還是記一人的生辰,都是以農歷為依據的,這也注定了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基本都是以農歷時間為準,如春節是正月初一,中秋是八月十五。
不過,清明節卻與其他大部分傳統節日不一樣,其“身擔二職”。王思潮介紹,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從根本上講,二十四節氣屬于陽歷的范疇,因為其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因此,節氣在陽歷上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前后僅相差一兩天,而在陰歷里的日期卻變化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