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與天祭沛沛 清明,在我眼里就是一個節氣,從我記事起就不去燒紙,因為老家的習俗是清明前5天給亡故的人們燒紙。然而,每年清明這天老天總是要來點水氣,先濕了杏花,再濕那天空。我也連續4年來到兒子沛沛棲身的地方為他點紙燒香,寄托對他的思念之情。乍暖還寒的天氣中杏花沾雨后,其景象就會融入了每個人的靈魂,人們不由的淚滿雙目。想找一株最美的杏花,想品那淡淡的苦?娠L過花落,一瞬間只留下喉中哽塞。那飛花就成了瞬間的永恒,似乎天地也隨之一同逝去了斷腸的美麗,悄然的來,又帶著迷亂的沉重消失,這將是又一個輪回,剎那間的生滅。抬頭,清涼的雨珠從臉龐滑落。清明的細雨,永遠帶著這樣讓人心碎的溫柔,不經意間都會讓我淚如雨落。 “清明節時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詩句說得就是古人祭奠亡故的情與景,也就是情在景中、景在情里的一幕。而在我看來,這天不光給了我無盡的傷感與悲哀,也越來越多的給了我無限的無奈與悲憤。有時,我就想問人們為什么把傷感集中在這天去散發,而不是每時每刻的懷念自己的親人呢?其實,我也不含什么特別,我的心也是一塊肉。只不過,我的這塊肉讓我的兒子沛沛在離開我的同時給揉碎了,把個曾經完美的心給毀了。現存的只是思念與憤怒撮合成的一塊肉,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從這塊肉里,往往發出的是無限的嫉恨與悲哀,有時也會流露出點點自責與無奈。當然,有時還會失控,到了真正失控的時候往往就是這樣的祭日,看到人們一臉的喜色去上墳,為自己的親人興高采烈的去祭奠,我打心里不是個滋味,不僅要問一聲:“你們這么高興,趕集去嗎?……。當然了,這些事情有些人不懂,因為,他們從沒失去過不該失去的人…… 唉!這些不是另類的想法的產生,可能是我的沛沛離開我時太倉促、太突然、太讓人難以忘懷的緣故吧…… 算了,不說這些了,我想我那失去生命的沛沛,從未曾在人間花雨中緩步清吟過這首詩句,品過這首詩的意境,因為,他太年輕,他隨風飄走的時候才只有十三歲…… 獻!一束花、一支垂柳、一懷雨絲,這份禮物沒有塵俗的濁重,細細春風已可以將它們吹送到你的身邊。
祭文【清明時與天祭沛沛】-已被【永遠懷念】收錄-作者:黃天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