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追悼詞怎樣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基督徒追悼詞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基督徒追悼詞【1】
我們敬愛的父親某某先生,生于主后某年某月某日,于主后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蒙 主恩召,息了他世上的勞碌,回到天上父神的懷抱。
在他一生八十五年的歲月中留下了極美好的榜樣,他勤勞,節儉,敦親睦族,愛神愛人,我們慶幸成為他的兒女,幾十年來他千辛萬苦,養育我們長大成人,將父神偉大的愛通過他釋放在我們身上。
我們在追思中,決定于主后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分(星期)假臺北市立某殯儀館某廳(地址)舉行安息禮拜,謹此邀請所有親友,主內弟兄姊妹以及認識他的人,在時間容許下都能來參加。
喪宅:
電話:
基督徒追悼詞【2】
未得救的人死后靈魂不再存在,并沒有不死的靈魂。
生命停止,思想和活動一并停止。
詩篇146:4:“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
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
傳道書9:5-6,10:“活著的人,知道必死。
死了的人,毫無所知。
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
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
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
……凡你手所當作的事,要盡力去作。
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
約伯記4:20:“早晚之間,就被毀滅,永歸無有,無人理會。”
來9:27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審判。
得救的真信徒在得救的時候靈魂已經復活,所以死后靈魂就升到天上與基督在一起。
林前15:51a 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
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
林前15:52 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
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林前15:53 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
(變成原文作穿下同)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
基督徒追悼詞【3】
瑪麗Mary是我的朋友,她的丈夫生前是當地的牧師,很受人敬重。
出于對當地人喪葬儀式的好奇,我答應陪獨居的瑪麗Mary一起參加葬禮。
那天,天色陰沉,零星地飄著雪花, 我的心情有點兒沉重,一路寡言。
葬 禮安排在上午11點開始,我們提前半個小時到達。
容納百人的小教堂差不多已坐滿人,來訪者仍在不斷地增加 ,連過道也擺滿了臨時加的小椅子。
參加葬禮那天,我特意選擇了黑白的服裝搭配,沒想到,來賓中不少人竟穿著紅色的衣服,戴著紅色或綠色的帽子。
在教堂的最后一排,我們找到兩個位置坐下來。
在等待葬禮開始的半個小時里,除了吊唁者的問候聲和一些小孩子的嬉鬧聲,整個會場沒有一個人說話。
這個地區有許多印第安人,他們被美國人稱為“Navago”(納瓦霍人), 今天舉行葬禮的一家就是北美西部印第安人的后裔。
牧師致悼詞,唱詩班吟唱聲音空靈的贊美詩,而后,逝者的遺孀紅著眼睛走上臺,向到場的每一個人致謝,并講起丈夫生前的故事。
他們是高中同學,高中畢業沒幾年,她就被愛講笑話、幽默的丈夫“俘獲”,嫁給了他 。
在回憶中,她提到丈夫在高中惡作劇的一些趣事,講著講著便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前來悼念的人們也被她 風趣的語言所打動,會場四處不時傳出一陣陣的笑聲。
在結束時,逝者的遺孀深情地看了一眼躺在木棺里的丈夫說:“現在,他比我和3個孩子先到了天堂,愿上帝保佑他的靈魂得到安息,有一天,我們會在天上相見!” 看她抬頭望天的神情,我想,她一定看到了天堂里的丈夫。
帶孩子參加葬禮儀式結束后,每位到場的來賓都走到逝者的家人面前,或握手,或擁抱。
我也排在隊伍中,看了一眼安詳地躺在棺材里的50多歲的逝者,向他三鞠躬后,走向他的家人 。
我抱著還在抽泣的女孩子,拍拍她的肩膀,說了聲“愿上帝保佑你”, 她們邊流淚邊對我微笑致謝。
雖然我們是第一次相見,但彼此間卻沒有陌生感。
瑪麗Mary和我走出了教堂,沒有參加下葬儀式。
瑪麗Mary有點傷感,因為她的丈夫戴維David就埋在教堂對面的墓地里,她顯然有點兒觸景生情。
我什么也沒說,抱著Mary的肩,過了一 會兒,她平靜下來,聲音低沉地說: “可以陪我去看看David嗎?”
一年前,David因為癌癥離開了瑪麗 Mary。
雨夾雪慢慢地停了下來,我們踩著泥水來到了不遠處的公共墓地。
映入眼簾的是五顏六色的花,絢麗的色彩消融了我心里的小小畏懼。
在國內,父母從未帶我參加過葬禮,在母親的觀念中,這樣的場合不適合孩子參加。
可是在剛才的葬禮上,我看到很多母親帶著自己的小孩子一同參加。
瑪麗 Mary說,這也是一種家庭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明白什么是死亡,會使孩子們更懂得珍惜時間。
繞過一座座墳墓,看著不同的墓志銘 ,我心里五味雜陳。
長眠在這里的人 ,最小的不到一天,最大的也沒過百歲。
在一個只有一天生命的嬰兒墓前 ,立著一座小雕塑,上面是畫滿可愛圖案的十字架,下面有一雙小鞋。
許多人的墓志銘上刻著姓名、出生和去世的日期,大多數都寫著“安息”字 樣,或者圣經上的某段話。
一個個不 顯眼的土包上插著花和各式各樣的裝飾。
一座墓前的美國國旗被風吹動, 發出嗤啦嗤啦的聲音,另一座墓前有一只旋轉的蜂鳥在嗚嗚作響。
我心里對埋在這里的人們說:“你們 好,我來自中國,愿你們安息!”
David的墓上插滿了各種裝飾花, 顏色依然鮮艷,有人還特意在他的墓前插了一大把麥子,寓意他生前為上帝搶救了很多靈魂,死后在天堂和上帝交賬的時候是豐富的。
瑪麗Mary站在戴維David的墓前,喃喃自語了一會 兒,掏出手帕擦起眼淚。
我抱著她的肩膀安慰說,不要傷心。
瑪麗Mary哽咽著說:“這不是因為悲傷,而是因 為思念,我知道總有一天我們還會相見……”
晚飯后,我讀著當地報紙,瑪麗Mary 則拆看當日的信件。
報紙上有兩個版報道當地人的“紅白事”。
訃告的風格充滿了懷念的溫情和樂觀的幽默, 另一個版的信息則多是新生兒和新婚 、金婚等人生重大事件。
瑪麗Mary接過報紙,戴著老花鏡,仔細搜索亡者的信息,這是她每天看報紙的習慣。
關于死亡,雖然在她看來不再意味著永遠的分離,但她還是愿意多去安慰那些親人離世的人。
戴維David生前一直很關注每個人的靈魂,作為妻子, 瑪麗Mary一直默默地在背后支持著丈夫。
瑪麗Mary至今還記得,丈夫臨終前握著她的手,深情地對她說:“你 是最好的妻子,很幸運有你相伴。
”
Mary捧出一個木盒子,里面放滿了信件。
她說,David去世后,一 些朋友給她寄明信片,也有一些是訃 告。
我簡單地瀏覽了那些信件的內容 ,發現他們的去世通知都寫得很家常 ,比如什么時候上學,有幾個孫子孫 女,生前大多數時間在做什么,最喜歡的事是什么等等。
這些信讓我有了更多反思,人這一生無論做過什么, 都要面對死亡,再多的財富和才華也無法使生命延遲一刻。
可惜,人們在生前卻很少思考身后的事,有的人拼命賺錢,不斷忙碌,沒有時間留給家人和朋友,沒有時間放松,就連停下來說聲謝謝、對不起的時間都不愿付出。
臨睡前,70多歲的瑪麗Mary興奮地打開電腦郵箱,給我看她剛出生的小孫女的照片。
那個粉紅色的小嬰兒讓我看到了新生的力量,也看到了瑪麗 Mary的愛與希望。
生命原本就是一場奇跡,生而為人,除了一生不斷地學習各樣技能,還要學會愛與被愛,如此才能坦然地接納和珍惜別人給予的愛,才能智慧且溫柔地理解對方的需 求,并無條件地付出。
因為有了天堂,有了上帝借祂兒子為我們成就的恩典,我們可以不再畏懼死亡。
坐在窗前,望著不遠處被雪覆蓋的山頂,我陰郁的內心開始慢慢地明朗起來。
是的,親愛的朋友,收聽此次節目的弟兄姊妹,故事中提到的這兩位先于他們家人而離開的弟兄,他們在地上實實在在活了一回,盡了當盡的本分 ,他們給家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他 們的家人都是那么的滿足,沒有遺憾 ,相信他們在神的面前也是交上了一 份沉甸甸的答卷。
此時我想說的是, 人的一生真的不在乎家道豐富。
當上帝把生命的實質啟示給我們之后,我 們就知道我們是從哪里來?為什么活 ?怎么活?以后又要往哪里去?當這些現在都不是奧秘了,我們還只一味的擔心吃喝,擔心生死嗎?我們還要 去憂慮沒有高級時髦的衣服嗎?不, 凡是真正屬基督的人,這些都不是難處和追求了,甚至死亡也不能使他們與基督的愛隔絕了。
真的,如果沒有基督信仰,很難想象人怎么才能活到這樣的境界,凡事平靜、安穩、盼望 、喜樂……
求天父賜福你,愿你我的生命能夠在基督里不斷的被更新,觀念得以改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