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我的爺爺
|
發布人:花圈網 發布于: 2020/3/16
|
|
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
今天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在這里舉行追悼儀式,沉痛悼念我的爺爺,爺爺生天民國十三年,一生坎坷,幼年喪父,壯年喪妻。所幸為人樂觀,子孫孝順,在晚年沒有受過任何病痛疾苦的折磨,于公元2010年5月23日18點17分與世長辭,離開了我們,告別了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享年88歲,
首先,我代表我的伯父、伯母、姑姑、姑父、父母,代表甘家所有后輩子孫向前來參加追悼儀式的親朋好友表示誠摯的謝意!感謝您們在百忙之中前來和我們一起分擔悲痛,給予我們巨大的精神安慰,與我敬愛的爺爺作最后的告別!
爺爺生于亂世年代,是一位親身見證了國民戰亂、八年抗戰、新中國成立、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30年變遷的世紀老人。他4歲時父親病逝,是在我的老祖母的扶養下長大成人。我曾聽爺爺說我們家一直到他這一代都三是三代單傳,人丁稀薄。爺爺一生養育兒女6人,在爺爺的福澤下,孫子孫女現13人,重孫已有6人,可謂是福壽雙全,子孫滿堂。
在我印象中,爺爺喜歡看書、聽書、說書、下棋,有時也打打牌,每年春節也會經常打打鑼鼓,敲敲家伙。以前小的時候,我喜歡和爺爺一起睡,主要是想聽爺爺給我講《三國》,講《水滸》,講《三俠五義》。有時爺爺也會給我講一些他經歷的事。我至今還楚地記得爺爺給我講的他經歷的兩件事。一件是在爺爺七歲的時候,即民國十九年,當時家鄉大災,老祖母去娘家借糧,由于世道較亂,臨走前叮囑爺爺和大他4歲的姐姐在家插好門不要出來。老祖母走后,恰好政府派人挨家挨戶發放救濟糧,姐弟倆聽到敲門聲嚇得躲在一塊不敢出聲,就這樣錯過了領救濟糧的機會。老祖母回家知道這件事后,找到鄉里保長,最后經過多方努力補領了救濟糧。另一件事就是在民國二十八年的時候,爺爺說他當時剛剛16歲,身上背了一袋糧,懷里揣了十塊大洋去河北尋找自己的姐姐,當時關中一帶土匪“白狼”猖獗,經常下山搶糧,路上打動,爺爺說自己走到興平的時候,大概是傍晚,他聽到有人喊“白狼”來了,趕緊找了個地方躲了起來,后來,就聽到周圍人聲鼎沸,前邊村里火光沖天,他在一個土堆下面躲了一夜。河北離這里兩千多里,爺爺一路靠雙腿跋涉,其中艱辛可想而知。最后是否找到自己的姐姐——即我的大姑婆,我已經沒有印象了,只是后來,在我七八歲的時候,我大姑婆來過我家,還住了一段時間。
爺爺雖然家貧,但是讀過過幾年書,可惜的是爺爺在當時的綠野書院(今綠野中學)只讀了個小學。十四五歲就擔起務農的重擔了。正因為有幾年的讀書,爺爺當時在村里也算是個文化人,能讀懂文章,能寫字。村里紅白喜事爺爺總是幫人寫字。兒女成人后,爺爺沒有事干,就經常給別人說書。我現在印象中還深深地記得,爺爺坐在竹椅上,周圍一群人,全神貫注的聽著爺爺講《三俠五義》講《楊家將》,而我時常圍著爺爺的椅子不停的搗亂。
爺爺也愛下橡棋,其棋藝書平在他那群人里也算是佼佼者。在我家門前,經常會看見爺爺和一堆人圍在一塊,切磋棋藝。我由于看得多了,聽得多了,也對象棋有了喜好,我還記得在我六七歲的時候,有一次,我把爺爺的象棋悄悄拿出來,跟大我一歲的堂姐玩。我在上初中、高中的時候,有空跟爺爺下過。我當時的棋藝水平在班里也算是高手,可是還是經常輸給爺爺。再后來,爺爺年紀大了,走棋時愛丟三落四,棋藝水平大不如從前,我跟爺爺下的就很少了。直到后來,聽說爺爺有次跟人下棋暈倒了,我們就極力勸爺爺不要下棋了,下棋容易傷身。嗚呼,我跟爺爺下棋的機會永遠沒有了,祖孫下棋的情景只能永遠留在心中。
爺爺一生是勤勞的。爺爺養了一輩子牛,記得我上中學的時候,經常在天剛放亮,就看見爺爺肩上扛了一扶籠草往回走,黃昏的時候也常常看見爺爺在河渠邊,在田畔上割草的身影。我上高中后,周末回家常去大哥家看爺爺,有時大哥不在,我就幫著爺爺鍘草。爺爺手里的草一點一點的向前推進,我手里的鍘刀一下一下咔嚓、咔嚓發出有節奏的聲響。
共2頁: 上一頁- 12下一頁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上一篇:
|
花圈店原創首發:http://www.4001886789.net.cn/listzt-19816.html
手機版訪問:祭文:我的爺爺
|
相關資訊:
·(福州鼓山邊) 圣泉陵園電話,地址,(福州鼓山邊) 圣泉陵園花圈訂購,網上代送花圈
·殯葬喪事花圈花籃追悼會花圈白事花籃葬禮鮮花滄州衡水邢臺辛集藁城晉州新樂鹿泉遵化遷安
·無錫市膠北天堂公墓附近花圈壽衣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