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旗山萬佛寺塔陵 — 簡介:
殯儀館介紹
福建旗山萬佛寺塔陵是通過民政部門正式批準成立的骨灰寄存處,面向廣大佛門信眾開放,將亡者遺骨寄存于此,寺院將組織僧眾為亡者誦經超度回向、使亡靈得不可思議之功德、解脫苦難、往生善處。是亡故者理想的心靈棲息之所。
旗山是福州西郊的一座名山,與鼓山東西相對,享有"左旗右鼓,八閩二絕"的盛譽。旗山因山勢逶迤似翠旗招展而得名,西北原有宋建"石松寺",惜因年代久遠,寺殿己陳舊失修。近十年,世紀金源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如論先生捐資三億元在旗山腳下源"石松寺"而建當今"萬佛寺"。
萬佛寺塔陵座北朝南,324國道從大門前經過,占地一千三百多畝,號稱東南亞第一大佛教圣地。現己建成天王殿丶大雄寶殿丶鐘樓丶鼓樓丶般若堂丶地藏殿等主體建筑。傍324國道的大門口"翠旗名山"石制大牌坊氣勢磅礴壯觀輝煌。步入牌坊,兩旁是新開發的仿古商業街,道路兩邊人物雕像維妙維肖。
"旗山萬佛寺"的石牌坊同樣高大壯覌,縱觀各大寺廟這樣巨大的牌坊還真不多見,給人一種該寺氣勢宏偉先入為主的感覚。從牌坊門洞往北望去,百米之外的殿臺樓宇分布在山腳,而門口到大殿之間仍是一片待開發的寬廣荒地,進寺只能從左邊便道上去。
萬佛寺大牌坊左側三尊覌音菩薩石刻巨大立像面西擺放,殿前花圃兩邊同樣擺放著十幾二十尊覌音石雕像,或坐或臥神態不一,天王殿兩側是鐘豉樓。天王殿門中上掛"皆大歡喜"匾,笑佛兩旁是高大的四大金剛,也是民間喻意的"風調雨順"之神,怒目呲牙,讓人望而生畏。
彌勒佛背面是護寺之神韋馱。出天王殿,是寬大的石橋,橋下是放生池,渾濁的水中只見大小不一的烏龜或游弋或懶洋洋地曬太陽。放生池左右兩旁的建筑物有的己請進神像有的還空空如也,大雄寶殿轟立眼前,大雄寶殿各角和巨大的銅香爐之間拉起的五顏六色彩旗,仿佛該寺還沉浸在節日中。
萬佛寺地藏殿五星級現代化管理的寄存所需要24小時保安、電子監控、消防衛生、觀光接送車、水電空調等設施及電腦管理方面的需要,僅收取少量寄存費做為成本,因而在此鄭重聲明:該寺從無塔位打折之規定,同時嚴禁各種形式的私下打折行為!請認購者自覺履行!
旗山萬佛寺墓地價格:
單人式塔位【認捐功德金¥3500元/位起】;
夫妻式塔位【認捐功德金¥6800元/位起】;
塔林【認捐功德金10000元/位起】;
地址:福州市閩侯縣旗山萬佛
殯儀館:讀音 bìn yí guǎn 英文 funeral parlor。
殯儀館是指設置于城市鄉鎮中承包喪葬事宜的機構。殯儀館下設殯葬咨詢室、殯葬業務接洽處和火葬場。中國推行火葬,為火葬提供服務。在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方,提倡土葬改革。殯儀館為殯葬提供接運尸體、火化、骨灰寄存以及悼念活動會場等項目服務。大中城市都已設置殯儀館。在偏遠地區則由民眾鄰里相互幫助解決殯葬問題。
福建旗山萬佛寺塔陵是一個公益性的殯葬事業單位。殯儀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公益事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活力,有利于強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務的職責,完善公益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突出公益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公益事業健康發展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殯葬服務方面的需求。 殯儀館是專門舉行喪禮的地方。部份殯儀館還會提供相關的入殮服務,例如訂購棺木、陪葬物品、整理遺體、為去世者化妝等等。殯儀館內的設備包括大小不一的靈堂、休息室、等等。
花圈網官方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殯儀館數量目前1500多家。
為了方便廣大喪友查詢之便,歡迎各大殯儀館積極參與,共同創建完善殯儀館的信息。如果您有介紹殯儀館的文字、圖片,歡迎與我們聯系更新。
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聯系我們更新,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