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福泰陵園 — 簡介:
殯儀館介紹
江西南昌福泰陵園是經江西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的,由安義縣民政局監管的現代園林式陵園,陵園集骨灰安葬、殯儀火化和喪葬服務為一體,是南昌市極少數可以完全依靠自有的硬件設施開展“殯葬一條龍服務”的全功能陵園之一。 福泰陵園位于安義縣城北的王家橋,距縣城約3公里,距南昌市區約56公里,由105國道、昌九高速公路與南昌相連,交通十分便利,從南昌驅車約55分鐘,即可抵達陵園。 安義縣被譽為南昌的后花園,自古以來,安義就有四大景觀,即“東有石獅流涎,西有魁星點斗,南有鳳凰展翅,北有九龍奔崗”。而我們陵園所處的區域正是安義城北的“九龍奔崗”地,在我們陵園斜對面不遠處,就是九龍奔崗中的“崗”——樟靈崗,在那里,有被稱為“中國江南古文明見證”的距今約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以及安義的千年古剎接引寺,因此可以說,福泰陵園處在受到我們祖先護佑的福澤之地上。 陵園格局規整,面朝西南向,東有青龍蜿蜒,西有白虎伏地,靠山層巒起伏,明堂開闊有情,是四象俱全的“金城之地”,完全符合中國傳統的擇陵習俗。 陵園規劃占地350畝,完全建成后,有骨灰寄存格位約2萬個,各類型墓位3萬個。陵園的前部,是配套服務區,包括服務大廳及辦公樓、停車場和休閑廣場;陵園的東側是殯儀火化服務區,吊念廳、火化間、骨灰寄存樓等設施一應俱全;陵園中部西側,是陵園的第一期墓區,包括已建成的福興、福旺兩個墓區,以及正在規劃建設中的其它幾個墓區;東側,是陵園的藝術墓區和月湖;陵園的后側山坡上,居中的是由安義縣民政局組織施工建設的安義烈士陵園,正中是安義革命烈士紀念塔。 為適應現代社會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需求,福泰陵園總結國內外現代陵園的開發經驗,提出了符合現代陵園發展趨勢的建設理念,并逐漸將之運用到陵園的各項軟硬件建設中。 硬件方面,陵園規劃建設的特點主要有兩點,其一是環境園林化,其二是陵園生態化。 環境園林化就是陵園依山形自然展開,開發中盡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輪廓,追求自然和諧的山水之美,并在此基礎上適當點綴一些綠化景觀作為補充,使整個陵園成為一座簡潔樸素、靜謐安祥的傳統園林。 陵園生態化是指通過對陵園內植物的統一規劃配置,營造一種追思、懷念而又不傷感的人文生態氛圍,引導人們在悼念緬懷之余,更能夠感悟人生,傳承美德,進而珍惜生命。未來陵園建設完成后,將達到“三季有鮮花,四季樹常青”的生態效果。 陵園的軟件建設主要集中在服務方面,陵園主要觀點是服務人性化。 服務人性化是福泰陵園的最高服務宗旨,具體到工作中包括:我們對前來的每一位賓客都會派遣專門的服務人員全程陪同參觀,講解陵園概況,接受咨詢,指導辦理手續;對于希望前往陵園參觀的賓客,無論是否購墓,無論路程遠近,只要是事先預約,都將調派專車免費接送;每年清明和冬至,公司將負責聯系專門車輛,統一組織客戶前來陵園祭掃;借鑒現代物業管理的模式,對陵園采取封閉管理,專職保安日夜值守;每日安排工作人員清掃墓區,擦拭墓碑,確保園內環境整潔;陵園各項收費明碼標價,向社會公開,實行陽光收費;多層次多方位開發各類配套服務項目,豐富服務品種,方便客戶自由選擇。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龍
殯儀館:讀音 bìn yí guǎn 英文 funeral parlor。
殯儀館是指設置于城市鄉鎮中承包喪葬事宜的機構。殯儀館下設殯葬咨詢室、殯葬業務接洽處和火葬場。中國推行火葬,為火葬提供服務。在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方,提倡土葬改革。殯儀館為殯葬提供接運尸體、火化、骨灰寄存以及悼念活動會場等項目服務。大中城市都已設置殯儀館。在偏遠地區則由民眾鄰里相互幫助解決殯葬問題。
江西南昌福泰陵園是一個公益性的殯葬事業單位。殯儀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公益事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活力,有利于強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務的職責,完善公益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突出公益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公益事業健康發展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殯葬服務方面的需求。 殯儀館是專門舉行喪禮的地方。部份殯儀館還會提供相關的入殮服務,例如訂購棺木、陪葬物品、整理遺體、為去世者化妝等等。殯儀館內的設備包括大小不一的靈堂、休息室、等等。
花圈網官方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殯儀館數量目前1500多家。
為了方便廣大喪友查詢之便,歡迎各大殯儀館積極參與,共同創建完善殯儀館的信息。如果您有介紹殯儀館的文字、圖片,歡迎與我們聯系更新。
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聯系我們更新,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