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天堂墓園 — 簡介:
海瑞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瑞墓園始建于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督修建的。
海瑞墓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瑞墓園建筑莊重古樸,正門有一座高聳的石牌坊,橫書粵東正氣陰刻丹紅大字,花崗石鋪成的100多米長的墓道,兩旁豎立著石人、石羊、石馬、石獅、石龜等石雕。墓道中間還有三道石牌坊,莊嚴肅穆。
明萬歷十五年(1587),海瑞卒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消息傳到北京,萬歷皇帝下詔南京、北京二都舉行公祭,喪出江上,奠祭哭拜的人,百里
海瑞墓
不絕。朝廷專門派行人司行人,海瑞的同鄉、學生許子偉護送其靈柩回瓊州安葬。
海瑞墓,位于海口市丘海大道39號,占地面積10000┫,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海瑞墓歷代有重修。解放后,在1959年重修一次,1962年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11月,四人幫之一的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海瑞墓遭到破壞。
歷史是不容篡改的,1983年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籌集資金再次重修被毀的海瑞墓主墓,并增建了海瑞陳列室。1996年4月,海口市委、市人民政府在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下,擴建了海瑞墓,增辟了海瑞紀念園。
海瑞墓
明正德九年十二月廿七日(1515年元月十二日),海瑞出生在海南島瓊州府城西北隅海宅塘村,字汝賢,又字國開,自號剛峰。
海瑞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以剛直不阿,清正廉明著稱于世,被后人譽為海青天、南包公。海瑞祖籍福建,其始祖海俅在南宋時由福建遷徒至廣東番禺。至海答兒在明洪武十六年(1383)從軍海南,著籍于瓊,再傳五世就是海瑞這一輩了。海瑞四歲喪父,在母親謝氏矢志勵節的撫養和教導下長大成人。他十三歲進入瓊山私學,二十七歲在瓊山郡學就讀,從小就樹立起讀圣賢書、干國家事的大志。嘉靖二十八年(1549),三十六歲的海瑞參加多試,以一篇《治黎策》對答,成為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嘉靖三十二年(1553)先后二次北上參加會試不第后,便毅然聽從吏部謁選派官(明朝舊制,在選撥官吏的途徑上主要是通過科舉取士來選用,但吏部也有經地方官員推薦,不定期的選撥一些口碑好、有德行的人擔任一些低級職位的官吏,這種方式稱為謁選)。
嘉靖三十二年(1553)三月,海瑞被任命為福建延平府南平縣學教諭,他在南平縣學教諭任上的四年多時間以禮為教,是教職中最難得者。由于教學有方,成績突出,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五月,被巡撫監司交章論薦,升為浙江嚴州府淳安縣知縣。海瑞在淳安縣任上四年多時間里,制定了《興革條例》三十六條,積極推行清丈土地,度田定稅,均平賦稅的措施。致力于反對鋪張浪費,反對貪污,并身體力行做好表率,由于他在淳安辦事公正,敢于直言,所做的事都為人所不敢為者,因而深受百姓的擁載,被稱為愛民如子海青天。嘉靖四十二年(1563)二月,海瑞調任江西贛州府興國縣知縣,他針對興國地瘠民窮,稅收不滿什之伍,故逃荒者極多的時弊,制定了《興國八議》,中心內容一是屯田,二是地利,三是均賦役,四是招撫逃民,五是裁革冗員等。嘉靖四十三年(1564)十月,海瑞因治理興國有功,被升為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海瑞在云南司主事任上的一年多時間里,耳染目睹了朝政闕失,深為天下百姓擔憂,更為大明王朝內擾外患的現狀,而心急如焚。于是他下定決心列舉事實,冒死為國家、為百姓,上疏評擊皇帝,以實踐他一生為之追求的武死戰,文死諫的封建倫理道德思想。嘉靖四十四年1564十月的一天早上,海瑞冒死備棺上了一篇令朝野震動,言人所不敢言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嘉靖皇帝何曾聽過這樣的批評,勃然大怒,以罵主毀君,悖道不臣之罪,下旨逮捕海瑞,關進死牢。海瑞罵皇帝,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尤其在封建皇權至高無上的時代,就更顯得難能可貴。這正是海瑞剛直不阿,不畏強權的反映。幾百年來,百姓懷念他,史家頌揚他,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此。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四日,在位四十五年的嘉靖皇帝朱厚熄病逝,十二月十五日頒遺詔,海瑞被釋放,官復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嘉靖皇帝病逝后,其子朱載逅于1567年即皇帝位,改元為隆慶。這年初,海瑞被升任尚寶司丞,四月又升任大理寺石寺丞,七月奉朝廷詔命到南海奠祭南海諸神,十一月在南行途中得知詔升為南京通政司右通政。隆莊三年(1569),鑒于海瑞的聲望和忠心,六月被晉升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糧儲、提督軍務、巡撫應天十府。這是海瑞一
海瑞墓
生在政治上的又一轉折點。
在應天巡撫任上僅九個多月,他做了幾件讓廣大百姓稱頌的事情。
一是肅清吏詒,興除利弊。 二是勒令退田,反對兼并。 三是以工代賑,興修水利等。
由于海瑞在應天巡撫任上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從根本上觸犯了江南大地主們的切身利益,他們聯合起來指責他、誣陷他,最后朝廷以海瑞志大才疏為由,罷免了他應天巡撫的職務,令其回籍候聽調用。隆慶四年(1570)四月至萬歷十三年(1585),海瑞歸隱山林十六年。萬歷十三年(1585)正月十日,七十二歲高齡的海瑞,因眾望所歸,被朝廷起復為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二月十一日又詔任南京吏部右侍郎。五月十二日,海瑞到南京吏部右侍郎任上,此時的他不因為年事已高而無所事事,仍以肅清吏治,反對貪污為已任。萬歷十四年(1586)二月,朝廷再次詔升海瑞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正二品)。出于對貪官污吏的痛恨,他建設恢復明初制定的枉法贓八十貫絞的律令和剝皮法等重刑,受到貪官們的攻擊、迫害。海瑞見正義得不到伸張,滿腔熱情立志要振風肅紀的愿望難于實現,于是七次上疏乞歸,但朝廷不允。萬歷十五年(1587)十月十四日,海瑞帶著對天下蒼生的一往情深,對朝廷的赤膽忠心,卒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任上,享年七十四歲,死后無子。贈太子少保,謚忠介。[1]
海瑞墓
海瑞墓園始建于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督修建的。據說,當海瑞靈樞運至現墓地時,抬靈樞的繩子突然斷了,人們以為這是海瑞自選風水寶地,于是將其就地下葬。海瑞墓用花崗石砌成,高三米,圓頂,原墓前分別立著海安和海雄兩人石像。據說,海瑞無子,這兩人是跟隨海瑞多年的仆人。墓前有四米高的石碑。碑文由海瑞同鄉、海瑞墓督造許子偉撰。海瑞墓室后擴建了揚廉軒,其亭柱上掛有海瑞寫的兩副對聯,其一是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軒前有海瑞塑像,軒后有清風閣,展示海瑞的生平事跡和陳列有關文物。整個墓園,綠草如茵,蔥郁蒼翠的椰樹、松柏、綠竹四季常青。陵園內有海瑞文物陳列室,供人瞻仰。
[2]
海瑞墓-景區氣候
海南東海岸氣候屬熱帶海洋和熱帶季風混合型氣候,長夏無冬,終年濕潤,最佳的旅游時節在11月至次年的三月,這時正是其他地方寒風瑟瑟之時,但這里還是一派陽光明媚、樹木蔥郁的夏日景象。海南西海岸一帶受海洋寒流影響,氣溫較東海岸要低一些。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盡管海南很溫暖,但在冬天來這里旅游,還是得帶上一件毛衣。
[3]
海瑞墓-景區交通
公交線路:在海口市內乘坐旅游A路、2路、2路大巴、16路大巴、19路大巴可到達海瑞墓。
交通地圖
海南最有名的四道菜可能就是文昌雞、加積鴨、和樂蟹、東山羊,到了那兒,一定得嘗嘗。此外,海南粉、清補涼、煎棕也都是那里有名的小吃。生猛海鮮
海瑞墓
是海南餐飲的另一大特色,必吃的有梅花參、鮑魚、鯔魚、海膽等海中極品,此外燕窩、蛇、果子貍也不可錯過,雖然你可能吃過那些東西,但當地少數民族奇特的烹調手法會使你嘗到全新的滋味。到海南后,要嘗一嘗極具地方特點的椰味菜,主要有椰子蟹、椰液鴨、椰汁羊、椰蓉雞、椰子盅等佳肴,具有濃郁的椰子味,堪稱舉世無雙。海南飲料也很獨特,椰子汁是眾所周知的,此外還有不少風味獨特的酒類,如咖啡酒、檳榔酒、鹿龜酒、茸血酒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黎族的茅臺山蘭酒,一定得喝一喝。小貼士:如果想品嘗椰子,要注意的是,海南島的椰子有青椰、黃椰和紅椰之分,以紅椰為上品,價格2元一個。上午10點到中午12點這個時段的椰汁最甜,此時喝椰汁最為適宜。
海瑞墓
海南工藝和旅游紀念品皆以其資源優勢,就地取材,巧奪天工制成了與眾不同的佳品,海洋氣息,鄉土風格,民族特色,加上受國外國內其它地方優秀工藝品和紀念品的影響,就更顯得多姿多態,五彩繽紛。目前已有十幾大類,上百個品種,如椰雕系列產品,貝殼系列產品,水晶系列產品,珍珠系列產品,民族工藝品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四季盛產多種熱帶瓜果,讓游人大飽口福,還有眾多的海產干貨也引得游人長久駐足。在海南各地購物各有不同。作為海南的商業中心,海口匯聚了全島各地的商品。
海口的大型商場并不多,只有樂普生、望海、施樂、生生百貨等幾家。但是,您可以走訪一下傳統的民間集貿市場,順便還可以體會當地的風土人情。海秀大道是海口最繁華的一條商業街,海口賓館附近地段,云集了許多旅游紀念品商店。其中,裝潢考究的一般都是珠寶店,主要售賣海南特產的南珠、水晶、玳瑁;也有許多土特產商店,您在這可以買到興隆咖啡、胡椒、椰糖、牛角雕、椰雕等海南特產。它們一般都是廠家直銷店,因此,價格不會很高。大東門市場是海鮮干貨的集散地,您可以從這帶回海南人喜食的紅魚、魷魚。別忘了到海口的水果批發市場走一趟,一處在海口的新港旁,另一處在丘海大道南的羅牛山水果批發市場。海南的芒果、菠蘿、菠蘿蜜、椰子、楊桃……,可是您在其他地方嘗不到的美味。如果您有勇氣的話,不妨嘗一嘗熱帶水果之王--榴蓮。它的氣味雖然非常刺激嗅覺,但是味道確實不錯!三亞三面環海,有許多平緩的灘涂,極有利于海洋物質的堆積,海洋生物標本如貝殼、海螺等非常豐富。當地工匠就地利之便,制成許多美麗的工藝品。三亞還有發達的珍珠養殖業,所產南珠極負盛名。
海瑞墓
三亞的北面,是羊欄水晶礦,是給戀人最好的禮物。三亞的購物場所,主要集中在大東海、天涯海角等景區周圍,以及三亞市內解放路一帶。較著名的有京潤珍珠、羊欄水晶工藝品廠、田獨南海玳瑁店、國賓商場、天涯海角購物一條街。而到通什,任何一個土特產商店,任何一個小攤鋪,任何一個小村寨都是您購物的好場所。物品多以黎苗民族手工藝品和山區珍品為主。屯昌盛產水晶,純凈瑩潤,配以現代精湛工藝,屯昌水晶制品是不可多得的旅游紀念品。黎苗民族手工藝品有黎苗族紡織品、根雕、竹雕、銀飾、銅件、貝類等。最著名的是黎族紡織品,有黎錦、黎幕、黎裙、掛包、頭巾、花帶等,圖案師于自然,又抽象變形。制作精巧,有的還嵌綴金絲銀線、云母、貝殼、穿珠、銅線等,色彩鮮艷,風格樸厚,富于裝飾性。苗族紡織品,與黎族紡織品一樣精美,特別是其蠟染,質樸中透出靈秀,凝得中溢出美麗,自有特色。東海岸是著名的椰子之鄉,椰雕的傳統產地,街頭巷尾,皆有販賣。東海岸也是我國著名的珍珠產地,所產南珠在封建時代是必不可少的貢品,尤其以白蝶貝所產為極品。陵水的新村是海南最大的珍珠產地,曾培育出我國最大的一顆珍珠,在此地有眾多的珍珠商場,其中以珠香軒最為有名。此外,此地的玳瑁等海洋生物制成的工藝品也是極好的旅游紀念品。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漢、黎、苗、回、彝、侗、瑤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豐富
海瑞墓
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習俗。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們世代聚居在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區及西南部,現有人口130余萬。黎族的語言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黎語支,文化特征與我國南方的壯族和布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黎族又分杞、孝、潤、賽和美孚五個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間盆地之中,村寨周圍長有茂密的樹木或刺竹。黎族傳統住宅以茅舍為屋,稱為船形茅草屋,傳說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來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黎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慶佳節,黎族男女要相互對歌或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年農歷三月三是黎族的傳統節日,黎族人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紡織技術。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從黎族人那里學到了先進的棉紡技術。黎族人織的黎錦一般以黑、棕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花紋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
黎族的傳統服飾為男子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布巾縛腰;婦女的服飾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們共同的服飾。海南島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衍生了許多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瓊山市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換花節。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瓊山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為期四天的軍坡節。這是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佳節。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農歷三月三期間)均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體育、經貿于一體的大型旅游文化節慶活動。每年中秋為儋州民間歌節。歌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歡樂節。更多詳情請參閱中國花圈速遞網(http://www.4001886789.net.cn/)電話/QQ/微信三合一客服【18939884868】
殯儀館:讀音 bìn yí guǎn 英文 funeral parlor。
殯儀館是指設置于城市鄉鎮中承包喪葬事宜的機構。殯儀館下設殯葬咨詢室、殯葬業務接洽處和火葬場。中國推行火葬,為火葬提供服務。在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方,提倡土葬改革。殯儀館為殯葬提供接運尸體、火化、骨灰寄存以及悼念活動會場等項目服務。大中城市都已設置殯儀館。在偏遠地區則由民眾鄰里相互幫助解決殯葬問題。
海瑞天堂墓園是一個公益性的殯葬事業單位。殯儀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公益事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活力,有利于強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務的職責,完善公益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突出公益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公益事業健康發展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殯葬服務方面的需求。 殯儀館是專門舉行喪禮的地方。部份殯儀館還會提供相關的入殮服務,例如訂購棺木、陪葬物品、整理遺體、為去世者化妝等等。殯儀館內的設備包括大小不一的靈堂、休息室、等等。
花圈網官方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殯儀館數量目前1500多家。
為了方便廣大喪友查詢之便,歡迎各大殯儀館積極參與,共同創建完善殯儀館的信息。如果您有介紹殯儀館的文字、圖片,歡迎與我們聯系更新。
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聯系我們更新,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