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 — 簡介:
公墓位于沙河廣汕公路東側銀錠塘村旁,因地處銀河鄉而得名,1956年建成,作為廣東省、市革命先烈、本地區黨政軍某些領導人和社會名人的公墓。
公墓遍種蒼松翠柏,有人工湖、六角亭等,寧靜幽雅。1990年主要景區有骨灰堂、烈士山、茶園崗墓園三處,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
骨灰堂有3座,可存放骨灰15000多盒。
烈士山在骨灰堂前,主要安葬革命烈士,1965年始建。1990年,有烈士墓30余座。其中,有沙基慘案烈士墓(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州早期工農革命運動領袖、大革命時期廣州第一區農民協會執行委員長的林寶宸、民國14年任第一屆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的林偉民、省港大罷工委員會副委員長的何耀全、工團軍分隊長黃駒、廣東鐵路工人運動先驅潘兆鑾、粵漢鐵路總工會執委吳林和其弟吳棉、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廣州分盟溫盛剛六烈士、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廣州市執委廖家禎、新聞報主編陳秋霖、工人日報社副社長陳復、十萬大山抗日將領張炎夫婦、中共粵贛湘邊縱隊東江三支隊先遣總隊團副政委崔楷等先烈墓;1959年在廣州陳李濟藥廠滅火犧牲的向秀麗烈士墓及其半身塑像;1960年在廣東英德馬口造紙廠滅火犧牲的公安干警馬德林等13位烈士的馬口烈士墓及群英塑像。在烈士山上,另有女作家潘紅、畫家李鐵夫等墓。烈士墓墓陵一般較大,并有石柱欄桿和墓志銘。
沙基慘案烈士墓原在東沙馬路大寶崗鄧蔭南墓側,1957年3月30日遷往此處。墓碑為花崗巖石砌,高2.02米,寬0.75米,上嵌兩束紅花烘托一顆紅五星,中刻一九二五年‘六·二三’沙基慘案烈士之墓及李志等47位烈士英名,下刻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標志。
茶園崗墓園又名土葬區,在烈士山前,包括茶園崗、童草崗、石頂崗、寶鴨崗、對面崗等墓園,主要是社會名人墓,1989年始修。1990年,有陵墓200多座,其中有粵劇名流馬師曾、歷史學家岑仲勉、女作家蕭紅、版畫家梁永泰等。更多詳情請參閱中國花圈速遞網(http://www.4001886789.net.cn/)電話/QQ/微信三合一客服【18939884868】
殯儀館:讀音 bìn yí guǎn 英文 funeral parlor。
殯儀館是指設置于城市鄉鎮中承包喪葬事宜的機構。殯儀館下設殯葬咨詢室、殯葬業務接洽處和火葬場。中國推行火葬,為火葬提供服務。在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方,提倡土葬改革。殯儀館為殯葬提供接運尸體、火化、骨灰寄存以及悼念活動會場等項目服務。大中城市都已設置殯儀館。在偏遠地區則由民眾鄰里相互幫助解決殯葬問題。
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是一個公益性的殯葬事業單位。殯儀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公益事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活力,有利于強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務的職責,完善公益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突出公益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公益事業健康發展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殯葬服務方面的需求。 殯儀館是專門舉行喪禮的地方。部份殯儀館還會提供相關的入殮服務,例如訂購棺木、陪葬物品、整理遺體、為去世者化妝等等。殯儀館內的設備包括大小不一的靈堂、休息室、等等。
花圈網官方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殯儀館數量目前1500多家。
為了方便廣大喪友查詢之便,歡迎各大殯儀館積極參與,共同創建完善殯儀館的信息。如果您有介紹殯儀館的文字、圖片,歡迎與我們聯系更新。
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聯系我們更新,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