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點軍區仙園公墓 — 簡介:
仙園公墓丈
自古及今,帷逝而已。所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憂如過眼云煙,人所慮者,青山處處,骨埋何處?時帷新元,環保、綠色、科學、人文漸成墓葬之潮流。有江南點軍仙園公墓,實為人生旅途之最后驛站。
斯園,面擁浩蕩長江,氣凌洞庭之闊;背靠巍峨青山,神逸武當之峰。上臨奇秀山峽,下接葛洲雄壩,居花果山之側。其春也景明,其夏也蔥蘢,其秋也高潔,其冬也祥和。風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雨紛紛而溢彩,霧蒙蒙而氣暢。日出,天而光耀;月露,地而濕潤。襲青氣之煙爐,照紅塵之流連。歸于此園樂乎!
斯園,建于1994年,賴市、區各級領導及廣大民眾之鼎力相助,不斷發展壯大,于此深為謝意!吾園全體志士,當一如既往,兢兢業業,不懈努力,立志創天下之名園,今特銘此而勵也!
仙園公墓位于宜昌市點軍區點軍街辦李家河村,距葛洲壩壩頭兩公里,與江南大道緊密相連。公墓座北朝南,隔江相望,宜昌城區、葛洲雄壩和滾滾長江盡收眼底,墓區依山傍水、風景怡人、莊嚴肅穆、氣勢磅礴,是仙逝者的理想之居。
公墓于1992年經宜昌市計委和點軍區人民政府批準,由點軍區民政局投資興建,屬社會公共福利事業單位;1993年,一期工程征地30畝,完成辦公樓等基礎設施建設;1994年,完成一期工程墓區建設,正式對外營業,4月5日第一具骨灰落葬;1995至1996年,修建大門碑坊、壁墓長廊、休閑六角亭等景點;1997至1998年修建江南大道至墓區專用水泥公路,完成東區綠化工程;1999至2000年,二期工程征地50畝,完成墓區規劃,修建仿古圍墻;2001至2002年,完成墓區內各小區美化工程建設,修建仙女散花標志性景點一座;2003至2004年,完善公共設施建設,擴大綠化面積、草坪、石桌、石凳等,完成第三期工程的征地工作;2005年至今正在實施藝術墓園專區。公墓未來20年規劃占地面積300畝,分為12個小區,可安放墓穴60000余套,有30余種規格的墓穴葬、壁葬、樹葬、草坪葬,可滿足高、中、低各個層次的消費,還可根據客戶的要求設計風格考究、造型獨特、做工精細的藝術墓、家族墓等。
經專家論證公墓選址既符合中華民族千年傳統,又符合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墓區設計新穎,極具人性化、個性化、藝術化,其春也景明、夏也寧靜、秋也高潔、冬也祥和,不僅是故人之居,更是休閑、游樂、拜祭的現代公園。更多詳情請參閱中國花圈速遞網(http://www.4001886789.net.cn/)電話/QQ/微信三合一客服【18939884868】
殯儀館:讀音 bìn yí guǎn 英文 funeral parlor。
殯儀館是指設置于城市鄉鎮中承包喪葬事宜的機構。殯儀館下設殯葬咨詢室、殯葬業務接洽處和火葬場。中國推行火葬,為火葬提供服務。在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方,提倡土葬改革。殯儀館為殯葬提供接運尸體、火化、骨灰寄存以及悼念活動會場等項目服務。大中城市都已設置殯儀館。在偏遠地區則由民眾鄰里相互幫助解決殯葬問題。
宜昌市點軍區仙園公墓是一個公益性的殯葬事業單位。殯儀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公益事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活力,有利于強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務的職責,完善公益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突出公益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公益事業健康發展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殯葬服務方面的需求。 殯儀館是專門舉行喪禮的地方。部份殯儀館還會提供相關的入殮服務,例如訂購棺木、陪葬物品、整理遺體、為去世者化妝等等。殯儀館內的設備包括大小不一的靈堂、休息室、等等。
花圈網官方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殯儀館數量目前1500多家。
為了方便廣大喪友查詢之便,歡迎各大殯儀館積極參與,共同創建完善殯儀館的信息。如果您有介紹殯儀館的文字、圖片,歡迎與我們聯系更新。
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聯系我們更新,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