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李毓昌墓園 — 簡介:
李毓昌(1771-1808),字皋言,號榮軒,清代即墨縣城西閣人。1808年(嘉慶十三年)戊辰科進士,榜下,以即用知縣分發江蘇候補。是年,黃淮泛濫,洪水肆虐,民不聊生。李毓昌等10人被派往山陽縣查賑救災。10人中9人受賄變節,而李毓昌潔身拒賄,并與饑口奪食的貪官污吏勢不兩立。當李毓昌查出山陽縣王伸漢大肆侵屯賑銀時,王伸漢畏罪滅口,買通仆人,先施以毒酒,后偽造自縊假象,以自殺案草草上報了結。釀造了清末四大冤案之一案。翌年春,李毓昌妻子林氏在檢查遺物時,發現帶有血污的衣服及稟貼殘稿,遂對李毓昌的死因產生懷疑。于是開棺檢查,發現死者有明顯中毒現象。李毓昌的叔父李泰清遂赴京告狀。經嘉慶皇帝親自批辦,最終使冤案得以昭雪。1809年(嘉慶十四年)7月,殺人主犯王伸漢及幫兇惡奴等被處決;兩江總督鐵保、江蘇巡撫江日章等被革職流放,其它與此案有牽連的官吏亦受到懲處。嘉慶感念李毓昌之忠,親自題寫《憫忠詩三十韻》,命刻巨碑立于墓前(見《申雪奇冤錄》)。李毓昌出身貧寒,不為金錢所動,廉潔奉公,堪稱今古廉政楷模。1993年,國家隆重舉行紀念李毓昌反貪遇害185周年和清官與廉政問題研討會,首都黨政法史新聞界及社會名人等近百人與會,對李毓昌給予高度評價。李毓昌墓園坐落在即墨城西北隅的李家營村北側。原墓園建于清朝嘉慶年間,有嘉慶帝《憫忠詩》石碑等,文革悉數被毀,20世紀90年代重建。李毓昌墓建于1809年夏,1966年秋遭毀,1996年冬重修。更多詳情請參閱中國花圈速遞網(http://www.4001886789.net.cn/)電話/QQ/微信三合一客服【18939884868】
殯儀館:讀音 bìn yí guǎn 英文 funeral parlor。
殯儀館是指設置于城市鄉鎮中承包喪葬事宜的機構。殯儀館下設殯葬咨詢室、殯葬業務接洽處和火葬場。中國推行火葬,為火葬提供服務。在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方,提倡土葬改革。殯儀館為殯葬提供接運尸體、火化、骨灰寄存以及悼念活動會場等項目服務。大中城市都已設置殯儀館。在偏遠地區則由民眾鄰里相互幫助解決殯葬問題。
青島李毓昌墓園是一個公益性的殯葬事業單位。殯儀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公益事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活力,有利于強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務的職責,完善公益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突出公益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公益事業健康發展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殯葬服務方面的需求。 殯儀館是專門舉行喪禮的地方。部份殯儀館還會提供相關的入殮服務,例如訂購棺木、陪葬物品、整理遺體、為去世者化妝等等。殯儀館內的設備包括大小不一的靈堂、休息室、等等。
花圈網官方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殯儀館數量目前1500多家。
為了方便廣大喪友查詢之便,歡迎各大殯儀館積極參與,共同創建完善殯儀館的信息。如果您有介紹殯儀館的文字、圖片,歡迎與我們聯系更新。
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聯系我們更新,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