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宵花概念來源于上世紀80年代的廣東民間,它開始的含義就是指春節前到元宵節這一段時間銷售的各種花卉。 當時廣東人有買花過年的習慣,主要是用桃花的切枝和金橘作為年宵花,品種單調。發展到今天,已經擴展到了全國,時間已從圣誕節、元旦、到春節,甚至情人節,這四個節日把它綜合在一起,統稱年宵期間。 年宵花實際上是一個關于花卉銷售時間的概念,而不是品種的概念。過去年宵花是廣東人的專利,現在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大城市還是小城鎮,可以說在全國范圍內,年宵花都是一種不乏時尚的消費習慣。 銷售量大,是年宵花市場最大的特點。這期間人們的采購時間很集中,而且越臨近春節銷量越大;從市場這幾年來的運營看,年宵花的銷量約占全年市場的一半左右,有些花卉的銷量甚至占到了全年的7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