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自挽聯集錦
|
發布人:花圈網 發布于: 2020/3/16
|
|
楹聯,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形式,也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在我國各族人民里,喜歡在喜慶佳節里貼上一首對聯,但是也喜歡在葬禮上送上一比挽聯。自清代以來,開始有一些文人雅士,也喜歡寫作自挽聯,目的是或總括一生,或遺言傳志。給后人留下警示。
曾在乾隆年間任《四庫全書》總編纂官的大學士紀曉嵐,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博聞強記,知識豐富。他曾說自己從四歲起,直到晚年,沒有一天離開過文房四寶。生前,他曾撰一比自挽聯:
浮沉宦海為鷗鳥,
生死書叢似蠹蟲。
此聯,上比寫他的從政經歷,下比寫他的治學生涯。精辟地概括了自己的一生業績,也寫出了對人生遭際的由衷感嘆。
無獨有偶,還有清代道光年間進士俞曲園,任官編修,家居吳門,平生以著書自娛。他精研經學,旁及諸門,著有《春在堂全集》一書,章太炎亦曾師事于他。俞老夫子也曾撰寫過一比自挽聯:
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卷書,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蕩蕩,數半生三十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乎!
此聯總其一生成果,道出坦蕩胸襟,歸之于曠達,可謂獨擅其勝。
還有清代名士鮑覺生,他一生狂放,在臨終前,也自撰一自挽聯:
功名業績文章,他生未卜,
嬉笑悲歌怒罵,到此皆休!
此聯真實地體現鮑氏一生不屈性格,懷才不遇,嬉笑怒罵、滿腹牢騷。體現他與世俗、偏見、流弊抗爭到死的精神。也在自挽聯中檢討自己一生,為的是擺脫愧疚的心情,把希望寄于后人。
北宋趙鼎臨死前,自題挽聯于靈柩的旗幡上:
身騎龍背歸天上,
氣作山河壯本朝!
聯中氣勢磅礴,他并不把死當成一回事,把自挽聯寫得相當的豁達開朗,讀后,讓人覺得饒有趣味。
當然,寫自挽聯,母容置疑,其中大有自我開玩笑及玩世不恭之味道。這就極富浪漫的色彩。許多擅寄情寓志者,如警策、如晨鐘,予人以教益。發人深省—— |
花圈店原創首發:http://www.4001886789.net.cn/listzt-18635.html
手機版訪問:文人自挽聯集錦
|
相關資訊:
·(易縣粱格莊) 清東陵園電話,地址,(易縣粱格莊) 清東陵園花圈訂購價格,網上代送花圈
·菊花同城鮮花速遞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武漢福州殯儀館追悼念花圈蚌埠
·江蘇省興化市天堂公墓附近花圈壽衣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