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國家也把清明節列為我國的法定節日。清明節承載著我們對于逝去先人的思念,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同時對于文化傳承的也有重要意義。
但是圍繞清明節產生的環境問題也頗具爭議。在網上清明吧,出現了題為《建議取消清明節》的帖子,據發帖人“地球越來越熱”介紹,每年清明節都會引起森林火災,二氧化碳就不止700萬噸了,幾千萬噸都有;清明節燒紙還會產生二氧化硫,這是酸雨的來源。如果燒多了,二氧化硫就能讓酸雨越頻繁,由此而引起的氣候變暖等問題,所以應該取消清明節。這種觀點不免極端,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的節日,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在古詩詞中有大量吟詠清明的詩句,而圍繞清明也衍生出很多的附文化,譬如清明的養生飲食,清明踏青郊游、放風箏等等。但是,這個帖子也具有合理的一面。
一到清明,人們集體出行,造成交通擁擠,甚至出現車禍事故;全國各地仍保留著傳統的祭奠方式,燒紙、放炮、放祭品等等,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更是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汽車排放大量的尾氣,燒掉的紙錢等其實等于燒掉了樹木,同時排放大量的有害氣體,并有火災的隱患。
談到這些,民政部門的一位負責人搖搖頭,他說:“時代在變,很多人的觀念卻還沒有變。傳統的方式固然是思念親友的方式,但是,卻不利于社會的發展。在提倡低碳的今天,我們還是提倡低碳清明節,網上祭祀是最好的選擇,國家民政部也很早就發文要求推廣提倡網上祭奠。”
網上祭祀網站,將低碳發揮到極致,該網不僅在網站的風格設計上彰顯低碳的理念,更將“改變中國傳統殯葬理念”作為目標來推廣,據該網負責人,業內資深人士賈永清先生介紹,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流動性大,在清明節、重陽節等許多人往往不能回到家鄉祭祀親人,網絡祭祀便是最好的選擇。他認為,網絡祭祀有相當多的益處,比如環保、無污染、不會造成浪費,安全、不會誘發火災,也不會滋生民間大肆修墳的風氣等。
網上祭祀作為新興的祭祀方式,正逐步為社會接受,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
這個清明節,請記得低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