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日;清明,一個凄涼又冷清的詞語;清明,一個能讓人斷腸的節日;清明,一個無法用言語的意象。清明,看著這兩個字,我的思緒竟不知不覺的飄忽起來…… 清明自古以來就是祭祀祖先和亡人的節日,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逐漸多出了踏青這一種新的內涵。然而,在我的印象里,清明始終是祭祀的代言詞,是對祖先和亡人進行頂禮膜拜的日子,更是生者和死者進行靈魂交流的時刻——“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啊,斷魂,就是清明給人的感覺!試想;墓園里,那一方墓碑,一顆碎心,幾株鮮花,兩行清淚,墓的周圍清幽的常青樹伴著紛紛灑灑的細雨,加上空氣中彌漫著的淡淡的杏花香,那是一種怎樣的意境啊? 真的,清明真的能讓人斷腸,而且是那種靜默中滲透著徹骨凄然的斷腸。清明時節,我多處掃墓,無論我肅立在哪一個親人的墓前,感受的都是同一樣的無言的凄涼,內心感傷無限!我從來都不曾想過;這冰涼的大理石會隔開兩個世界-----生與死;“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死者已矣,而生者,卻在對其的緬懷中一點一點的追憶。死去的人那生前的音容笑貌,言行舉止,在現在看來,卻已經變成了一道供活著的人一邊追思,一邊痛哭的傷痕。而且這道傷痕永遠都無法磨滅,它會在每年的清明撕裂開來,并用淋漓的鮮血告示活著的人不能忘記,這一天就是清明,讓人斷腸的清明啊! “桃花粉紅杏花白,雨打花枝樹樹開;行人面上悄悄下,幾家墳頭哭聲哀。”清明,注定是一個斷腸的節日。那淅淅瀝瀝的春雨,裊裊渺渺的青煙,若有若無的哭聲,就是最好的證明。真是腸斷清明,思緒飄零啊! 每次去一處掃墓回來,我都會很長一段時間,開心不起來;悶悶的來去孤單;甚至連寫博客都無心坐下;惶惶的心不死不活;沒有笑語,沒有傷感,有的只是撕心裂肺的痛和淚的泛濫。在我的意念中仿佛感覺我的親人們一直都沒離開過我...... 我想,不知道他們過得好嗎?我知道那邊的他們和這邊的我已經永遠無法對話了,但我們都明白:都希望彼此過的開心幸福。因為他們曾經說過,祝福會一直伴隨我的生命······
祭文【斷腸清明】-已被【永遠懷念】收錄-作者:馮瑞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