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土地
中元節是中國四大鬼節之一,祭日中有許多的祭祀活動,其中祭祀土地就是其中一項。
在七月十五這一天,民間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后,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詩經•小雅•莆田》中歌詠到:“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農夫之慶。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這大概是最早的記載社日活動的文字,描述述的是敬謝、感恩、高興的心情和對未來的祈愿。
《小圃獨酌》)中的“社雨晴時燕子飛,園林何許覓芳菲”詩句,清淡高雅,景象明麗,風俗情致都在其中了,可見祭祀土地時心情相當不錯。
古人在祭祀土地時,心中大都懷著敬畏之情,如果碰上好年成,心情自然快樂滿足,即使稍有不順,一般都會借祭祀土地這個機會,將自己在土地上勞作的辛苦釋放一下,喝酒吃肉,跳舞唱歌,歡樂一番。
時至今日,中國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產生的巨大的變化,文化受到波及也是在所難免。今日的中元節,全國各地祭祀土地的活動已經很少很少了,幾乎演變成了一種旅游的景觀,實在讓人感喟。
中元節專題:2014年中元節網上祭奠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