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追悼會悼詞
外婆追悼會悼詞[1]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各位兄弟姐妹:
你們好!我外婆去世了,今天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來深切悼念我的外婆。
首先,請原諒我不能和你們一起在現場追悼我的外婆。
我代表我們全家,代表我大姨、三姨、小姨和我舅舅向你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前來參加我外婆的追思禮拜,和我們一起與我的外婆作最后的告別。
外婆走的很安詳,臨走前不愿意打擾任何一個人,就這樣安靜的與我們告了別。
外婆是出生于舊中國苦難年代,跨過艱苦歲月,挺進新世紀的老人,歷盡滄桑走完了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生。
外婆一輩子為兒女操勞,而很少為自己著想,深受全家人的尊敬和愛戴;外婆一生艱苦樸素,讓全家人懂得了生活的艱難;外婆一生任勞任怨,讓全家人和睦相處;外婆的善良,讓兒女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外婆的遠見,讓兒女們走出了貧困;外婆的堅強,我從來沒聽見她說過一句灰心的話,沒見過她有什么抱怨,更沒見過她流淚。
這一切,讓外婆多次抵抗了病魔。
只有過年我臨走時被她緊緊的握住我的手,看見她眼睛濕漉漉的卻說不出話,帶著說不出的舍不得和無奈。
外婆就是用這樣的品德感化我們、教育我們。
在親戚們眼中,外婆是一位和藹可親溫柔善良的朋友,我有這樣的外婆而感到自豪。
我從小就在外婆身邊長大,是她把我帶大。
每次放假就去外婆家玩,她都給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我懷念那段幸福的時光,懷念外婆臉上幸福的笑容。
雖然外婆已經離開了我,我今天是如此的悲傷,但我的悲傷并不是因為外婆離開了我,我只是感覺這一天來得太早了,我們每一個人還未來得及孝敬她老人家!我要好好的活著,努力的工作,報答外婆的養育之恩,繼承您的美好遺愿。
安睡吧!我親愛的外婆!我們永遠愛您!
感謝一直以來在我外婆生病期間的醫生、兒女、親朋好友和弟兄姐妹的親切關懷,還要再次感謝今天前來參加我外婆追思禮拜的各位來賓、親朋好友、和弟兄姐妹,謝謝大家!
外婆追悼會悼詞[2]
20XX年4月3日的晚上,年逾九十的外婆因醫治無效,在自家的病床上病逝了。
媽媽、姨媽和舅舅們一直守在病床。
爸爸趕快給我回了電話。
我確實回不了家,也不敢回家。
只能開著車遠遠地看著送葬隊伍前進,眼淚充滿了我的眼眶。
外婆很善良,不是一般的善良。
她四、五歲左右父母就去世了,由嬸娘(也就是我媽媽的外婆)養大。
外婆的嬸娘就是我的老外婆。
老外婆脾氣好,心底也很善良,一生也沒有女兒,就把外婆當作自己的親閨女。
老外婆一生從善,樂于助人,一直活到九十歲高齡。
還是回來說說我的外婆吧。
小時候,外婆家是我們的避難港。
不管是父母不在家,或者淘氣不敢回家,外婆家是我們唯一可以去的地方。
我小時候因為體弱多病,外婆總是額外地照顧我。
有年端午節,正趕上爸爸被批判為“投機倒把,販賣羊娃”,沒收了家里的糧食和財物。
被家鄉人稱為“鐵算盤”的爸爸(爸爸可以兩只手打兩個算盤,并且兩只手各算一筆不相同的帳)沒轍了。
看著別人家的歡樂,我們小孩家非常懂事的(爸爸稱贊這是堅強)在一旁悄悄流淚。
突然,外婆提著籃子來到了我們家,而且我第一個發現。
我歡呼一聲,第一個撲了上去。
冒著熱氣的籃子一定有好吃的(這就是外婆喜歡我的緣故,他說這是聰明)。
有一年,爸爸因為放土崖,不幸遭到土方的掩埋。
幸虧被武利發現,大聲呼喊,爸爸被人救了出來,到了縣醫院搶救。
我們成了沒人管的孩子了,那時我才5、6歲,開始記事了。
夜很深了,我們在家門口的地上睡著了,到了第二天清晨,我們卻發現睡在外婆的床上,發現外婆在哭泣。
年幼的我怎能知道大人們的事情啊。
不知怎的,蒲城縣突然有人開始信仰起基督教。
那些信教的老爺爺、老奶奶們早就發現善良的外婆,如此這般的勸說,外婆便將自己交給了上帝,非常虔誠地信仰了基督。
那時我已經是小學五年級的紅小兵(那年后稱為少先隊)了。
于是,為了禮拜,外婆來到我們家更多了。
因為我們家處在鄉鎮的繁華大街上,一直是親戚們趕集落腳、吃飯的地方。
我體弱多病,一直是家里人最為頭痛的的事情。
為了這,外婆經常在耶穌上帝那兒為我禱告。
病好一點,就忙不跌的去感謝主。
有一次竟然帶著我去,遭到馬列主義忠實信仰者爸爸的強烈反對。
但是,見于外婆的威懾,還是看著少年的我進入到基督的殿堂。
其實我什么也沒有看到,只是在一件普通的農房里,掛在正中的十字架對我印象最深。
所以,我和耶穌上帝還是存在一些感情的。
病一直伴隨著我,后來簡直不能上學,我就回家肄業了。
熱愛文學的我,在縣文聯的支持下,在家鄉辦起了“春草”文學社。
因為沒有經費,外婆給我的零花錢經常成為我們的辦公費用。
再后來,簡直辦不下去,病魔繼續跟隨著我。
家鄉有一位大夫說,我長期看書、寫字的文字工作,對于我的治療不利。
建議我扔掉,先干一些雜物活兒試試。
經過和父母親深思熟慮的商議,我便到了西安打工,在幾家飯店給人洗盤子、碗筷。
竟然學會了包餃子、拉面、扯面、蒸饅頭、蒸包子等絕活,并且手藝一直不賴。
當時氣功聲勢高漲,真可謂熱遍全中國、沖出了亞洲,走向了世界。
在西安打工的我,從氣功的典籍里認識了道教,那時滿耳朵聽見的是某某道家氣功大師發功治病奇效、某某佛教氣功大師在某某學院作氣功科學報告、帶功報告。
這股氣功熱潮終于把我送上了出家的征途。
我出家的消息一告訴父母,便觸惱了他們。
一口氣把我帶回家。
第二次出來,再也不敢告訴父母,一晃八年,一直到父親尋至河南中岳廟,那時我正在“河南省道教經韻知識學習班”教書。
看見爸爸走破的鞋子可以斷定,老人已經走了許多路。
爸爸晚上告訴我:“我二十七的時候,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了,你已經成人了,以后你自己的路自己走”。
聽了這些話,我感到的是一種沉重。
爸爸又說:“你外婆想你,天天給我們要人。不敢讓他知道你已經出家。”我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了,但我沒有讓自己哭出聲音來。
爸爸最后還告訴我不要留著發、穿著道裝回家,這樣家鄉的人會讓父母抬不起頭。
我已經感到事情的嚴重性了,看來,我要于一時氣勝的孩子習性告別了。
當年的冬天我回了一趟家,因為冬天我可以隱藏長長的頭發。
喬裝打扮的我匆匆的見了父母、外婆、姨媽、姑媽、姑夫、姨夫。
外婆見到我,老遠就看到我哭了起來。
我也不知所措,也跟著哭了起來。
我不敢在家多呆,又急忙匆匆回到宮觀,一晃又是十多年。
有一次和外婆通電話,外婆說怕再也見不到我的面了。
果然,直到外婆病逝,我也沒見到外婆,期間父親來電話告訴過我外婆已經病危。
外婆去世了,我不知道我該說些什么。
但我的悲痛,我對外婆的思念,老人家一定會相信的。
故而,我寫下下面的祭文:
惟哉外婆 淑惠明貞 早年孤寂 良善出身
遭受坎坷 樂觀于心 信仰基督 樂善鄉鄰
意志堅定 真信不淫 養我教我 榜樣子孫
病逝再榻 難行孝殷 對越親容 我薦我憐
茶果捧前 濁酒三斟 外孫思念 祭禮草陳
哀號祭奠 悲痛難盡 惟愿親魂 邀請來臻
黃泉有覺 來品來飲 嗚呼哀哉! 維歆尚饗!
外婆追悼會悼詞[3]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親友:
今天是公元20**年2月4日,農歷正月十三,龍年新春還沒有完全過完,本來在這個時候,應該是親友聚會、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刻,然而我們卻沒有,今天我們雖然也聚集在這里,但這里卻是我們每一個杭州人最不愿意聚會的地方——我們在西溪路731號龍駒塢的杭州殯儀館聚集,參加的是送別會,在這里,送別的是我們身邊的一位長者,我的外祖母吳水根女士。
記憶中的1990年、1991年、1995年、1998年、2001年、2008年、2010年,我們都在這里送別親人,最不愿意來,但卻不得不來到這里,哀痛的心情真的是無法言喻。
我的外祖母生于1926年,17歲的時候嫁給了我的外祖父范文康先生,外公和外婆共同養育了我母親、我的四個舅父,讓我無法忘懷的是,在我的父親去世后,我的外公和外婆又一起共同承擔起了本不是他們的責任的責任,與我的母親一起撫養我成人,我在外婆的呵護里成長,外婆看著我一天天的長大,我卻看著外婆一天天的老去,外婆操勞一生,為后輩的成長傾注了畢生巨大的心血,87個春秋過去了,一直到3天前的傍晚,外婆終于累了,她終于不再操勞了,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的病房里,外婆合上了她的雙眼,外婆與外公、二舅父,還有在天堂的親友們終于可以在天堂團聚了,外婆應該不會感到孤單!外婆走的很安詳也很安心,因為她知道,后輩已經成長,她可以安心的走了,沒有痛苦,也沒有遺憾。
記得3天前的傍晚,我在得到消息后,從西溪濕地往紅會醫院趕過來,一路上我拼命祈禱,祈禱外婆能夠堅持、祈禱路上不要堵車,然而等我到達的時候,外婆卻已經睡著了。
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生離死別、莫過于陰陽相隔,這是怎樣的哀痛啊!現在,外婆就安靜的躺在我們的身邊,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外婆,這么多的晚輩、親友來這里送別你,你能看到嗎?你能聽到嗎?你能感覺到嗎?
幾十年來,外婆含辛茹苦、勤儉持家養兒育女,鄰里和睦、和氣待人,操勞一生,也辛苦一生,是我們晚輩心目中的好母親、好奶奶、好外婆、好二媽、好舅媽、好姥姥!雖然外婆的物質財富并不多,但她常常教導我們,做人要正直、大度、寬宏、要與人為善,這非常非常平凡的言語卻是我們后輩心中永永遠遠的財富,
醫學上講,死亡只不過是生命蛋白質的結束,新陳代謝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但是對我們外婆身邊的至親來說,長輩的離開,我們的哀痛真的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感謝外婆!賜予我們生命!感謝外婆!撫養我們成人!更感謝外婆!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懿德常與天地存,慈容永留心際間!我們終身緬懷,感恩載德,兄弟團結友愛,晚輩互相幫助,請外婆放心,一路走好!外婆在天有靈,也一定會護佑我們,護佑從恩明、恩惠、范莉開始的我們下一代,能夠興旺發達!護佑整個大家庭、大家族的各位親友平安順利、幸福安康!
這個時候忽然想起小時候,我坐在外婆的膝蓋上,外婆念的一首兒歌,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請我吃年糕,而如今,而如今這記憶中最最香甜的外婆的年糕,卻將成為我生命中永遠的回憶!
再次對聚集在這里參加告別會的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和好友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