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亡故是哀痛之事,哭是哀悼心情的表現,可是哀悼也有章法,哀痛也應節制。《禮記》云:“婦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子出寢門見人不哭。”安徽、河南等地,為亡人穿衣時孝子不得哭,怕淚灑尸體,引起走尸、僵尸。錫伯族員給死者穿壽衣時,禁親屬號啕大哭,認為不吉利。安徽一帶有人死三日之后禁哭之說,聽說人死三天,亡靈要上望鄉臺,到望鄉臺后知道自己已為鬼魂,此刻家人一哭,會使死者愈加沉痛。滿族員身后,小輩能夠放聲大哭,但出殯回來,就不能再哭,不然,意味著又要死人。俗語有“辰時不哭,哭有重喪”之說。
家中死人,孝子報喪,報喪時不能進屋,要在室外行跪禮。中原地區,孝子報喪,無論長幼輩,見面均磕頭,俗語有“孝子頭,滿街流”。北方民間舉喪期,非喪事不談,面垢禁洗。女忌脂粉,男忌剪發。吊喪時,親朋往往送禮。喪家收禮時要回禮,一般的習俗是送禮忌雙,回禮忌單。
出殯的忌諱
參與喪禮者,八字生肖不得與死者相克,相克者入喪禮,刺激亡靈,性情兇狠,轉化不祥,隱晦之氣深重,影響生者氣運,重者染病纏身,久治難愈,輕者亦是頭疼腦熱,胸悶氣短,日子不順。
入殮之時,不得帶入親人眼淚,親人眼淚,沾惹死者之軀,致死者受困于血脈六親,回眸人世,不愿離去,徜徉人世,魂靈不升天,魂靈難輪回,日后鬼差抓捕,投入陰間,永世不得轉生為人,為禽為獸,受盡磨難。
抬棺者需沉穩用力,全程莊嚴,人死入棺,切不可被人叨擾,路程平穩,方能安然離去,一旦驚醒,化為厲鬼,為禍人世,身邊之人皆招難,尤以血脈子孫子孫為重,事業不順,健康受損,一生不吉,尋人點化,方可化去劫難。
葬禮日期、墓地的挑選
古人認為人身后魂靈是不會一會兒走遠的,逝世會觸及許多事項,所以古人尤其注重葬禮日期的挑選,以免引發系列的不幸。
而墓地的挑選自古以來都十分講究。俗以為墓地好壞直接關系子孫的貧富吉兇。舊時,關于墓地的挑選忌諱,民間有十不葬歌謠:一不葬粗頑塊石,二不葬急水灘頭,三不葬溝源絕地,四不葬孤獨山頭,五不葬神前廟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岡撩亂,八不葬風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龍虎尖頭。因而,要請專業人士挑選葬禮的日期、好風水的墓地。(一般當地都有會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