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三日而殮,三月面葬之說。三日而殮的原因是等候死者復生,假如三日不生還,說明死者已亡。三月而葬在實際上不可行,所以后世安葬死者多在三日、七日,忌雙日子。臺灣、南邊區域有忌七日下葬的,由于七日被稱為鬼日,鬼魂要到人世上來討食,為避鬼煞,忌七日下葬。
墓地的挑選自古以來都十分講究。俗信以為墓地好壞直接關系子孫的貧富吉兇。晉代的《葬經》就已有葬地挑選與后世興衰的預言之說,《葬經》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最好的墓地。詳細說,左有流水謂之青龍,右有長道謂之白虎,前有跨池謂之朱雀,后有丘陵謂之玄武,此為最貴之地。簡單地說,墓地靠山臨水、枕山面水、東有流水、西有長道為風水寶地。后世又出現風水先生專相墓地,無非是使用人們為子孫子孫祈求福祿的心思,騙取錢財。舊時,民間有十不葬歌謠:一不葬粗頑塊石,二不葬急水灘頭,三不葬溝源絕境,四不葬孤獨山頭,五不葬神前廟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岡撩亂,八不葬風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龍虎尖頭。總的來說,墓地應選自然環境壯美之地,忌環境崎嶇乖僻、傾斜險惡。
入殮后,放棺室內忌赤色,河南區域點主時不必紅筆。彝族卻是孝子以指血點主,是為感謝爸爸媽媽養育之恩。舊時,民間死人關鍵一盞草燈,直到出殯為止,其間燈不能熄來,不然亡人在陰間路上要跌倒。原因是此燈為亡人在陰間照明用的。出殯時這盞燈又名腳頭燈、龜齡燈。東北滿族、赫哲族有尸體從窗戶抬出的習俗,認為門是活人出入的,忌死人通行。德昂族在出殯時,棺木小頭朝前,意思是送亡靈一向朝前走,不讓其反轉過來。不然,不吉祥。舊時的開封,城內居民墓地多在城東或東南,出殯時走曹門、宋門、北門、忌出南門、西門。下葬之后,漢族有繞墓三周的習俗,鬼魂假如出來跟隨活人回家,繞墓三周可使鬼不追。在回家途中忌回頭觀看,怕不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