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長輩、親友們: 今天,我們?nèi)覒阎f分沉重的心情,悼念父親不幸去世,并向父親的遺體作最后的告別。首先,我代表全家,衷心感謝各位冒著盛夏酷暑,不辭辛苦,為父親送行和我們共同分擔悲痛。父親因患賁門癌,年事漸高,體力日衰,病情加重,身體日漸消瘦,終因醫(yī)治無效,于20xx年6月19日10 時2分,不幸與世長辭,享年81歲。 父親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平民百姓,他的一生沒有做過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情,但正是這種平淡如水的歲月,卻體現(xiàn)了人生的返樸歸真。父親一生辛勞,淳樸溫厚,勤儉樸素,惜衣惜食,揚善憎惡,生性堅強,養(yǎng)育子女,恩重如山。幾十年來,他和母親一起,含辛茹苦地把子女一個個從小撫養(yǎng)到成家立業(yè)。他有精湛的木匠手藝,在十里八鄉(xiāng)都是出名的,他是一個堅強要面子的人,事事要做的比人家好,在他的操持下我們家庭在當?shù)睾艹雒,在當(shù)匚壹业谝粋走出兩個大學生(上世紀80年代),大姐隨軍跳出農(nóng)門也被人羨慕,就是在家的二姐勤勞能干,為人稱道。全家在父親生病期間在經(jīng)濟上、人力上的支持也是眾口皆碑的。父親為家庭和子女付出很多很多。對于這一切他沒有怨言只有執(zhí)著,日復一日,默默奉獻。只有當我們自己身為人父的時候,才體會到這種最平常,最無私也是最偉大的養(yǎng)育之恩,是多么的艱難和不易。它飽含了父親的愛心和責任心。 父親是一個舉輕若重的人,他善于從細微處關(guān)愛子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只要他知道,必定會盡心盡力地幫助我們,他樂意為我們做一切細碎的事情,一絲不茍,不怕麻煩,卻不愿輕易接受我們的回報。即使在病重期間,他總還是想著不要給別人和子女帶來更多的麻煩,寧可一個人默默地忍受病痛的折磨。每一次住院都意味著病魔無情地吞噬他日漸衰竭的體力和精力,但他與病魔作了頑強的斗爭。所有這些,使我們每次回想起來,總感到十分辛酸和悲傷。父親事事爭強好勝,事事不甘心落后。他的性格和為人,影響著和教育著我們,努力工作,勤儉持家。 父親與我們永別了,留下了他對生活深深的眷戀,留下了他對我們深切的關(guān)愛,留下了他那揮之不去的音容笑貌,也留下了許多難以言喻的遺憾。生活有千百種形式,但每個人只能經(jīng)歷一種。父親有幸成為一個跨世紀老人,但他的經(jīng)歷,性格,生存環(huán)境決定了他只能選擇自己特色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應(yīng)當理解于先人的。但父親一生問心無愧,是一個實實在在好人,是一個值得后輩永遠追念和熱愛的好父親,他永遠不會與我們分離,他將永久活在我們心里。我們會深深地惦念他,直到永遠。惦念逝者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我們今后會更好地照顧好母親,使她健康長壽,安靜祥和地歡度晚年生活。 安息吧,父親! 最后,我再一次代表全家感謝在父親生病住院期間曾經(jīng)給予關(guān)心的鄉(xiāng)親和親戚朋友,感謝我單位的領(lǐng)導和同事,在我父親生病開刀住院期間,到醫(yī)院看望及現(xiàn)在來送別,感謝今天到場的各位長輩,親朋好友為我們的父親誠摯的送行。 前些日子我那久病在床、年已98歲的婆婆走完了人生。 從舊社會到新社會,從自然災害到文化大革命,又從粉碎“四人幫”到改革開放,她走了近一個世紀的路,其間養(yǎng)育了八個子女,風風雨雨,可真不是件容易事! 婆婆沒有工作單位,追悼會上很慶幸有居委會派代表作了悼詞,作為一個社區(qū)居民能得到社區(qū)組織的關(guān)照,真的很榮幸。 可是,婆婆她整天在家,大部分時間都睡在床上,偶爾家人拿個凳子讓她坐在門口曬曬太陽已有幾十年,那悼詞寫些什么呢?這可真為難? 正當我迷惘時,只聽那居委會代表低聲地、沉痛地念道:,“XXX同志出身于1913年X月X日,于2010年3月X日早晨6時逝世,享年98歲。她一生熱愛黨、熱愛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工作……”那不短的悼詞我聽來不是說我婆婆,好象講述的是外人,那一切對我怎么這么陌生?我已無心去聽……,最后悼詞還十分肯定地寫著:“……XXX同志她還十分關(guān)心上海的世博會……”真是,婆婆根本不識字、不看報,不關(guān)心天下大事,身體尚好時喜歡信“菩薩”,基本上整天燒香、燒錫伯,從去年開始她全天臥床不起,更不會知道什么世博會…… 這樣“套路”式的悼詞讓我聽的很難受。 接著是家屬代表作答詞了。 整篇文章除重復念著出身日期、逝世日期外,其他都十分“虛無縹緲”,家屬竟然聲淚俱下,大聲哭泣。我別扭,一點也沒聽進耳朵里。老人能走過那么長的人生路,真的已很不錯了,況且她生病已久,她的去世親屬們已有充分思想準備,親屬們不必在大庭廣眾下過于失態(tài)。在逝者生前多多照顧、多多問候,才是親人們應(yīng)該和必須做的。 回家后想來,我們國家領(lǐng)導人已經(jīng)逝世了,那追悼會上的悼詞不也是"套路"式的類同嗎? ……“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中國人民的兒子、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XXX于XXXX年XX月XX日在北京逝世…… ” 那些領(lǐng)導干部似乎都一樣優(yōu)秀、一樣都是人民的兒子,是嗎? 慣例啊!形式。 怎么寫好追悼會上的悼詞呢? 記得在課本中曾讀到朱德回憶自己母親的文章,他講述了母親在苦難中如何養(yǎng)育他們幾個子女的點點滴滴小事,可讓我記住了他有一個那么慈祥、可敬、可愛的母親,直止今天。 我想,我們的悼詞是否也應(yīng)該象那篇文章那樣,能簡要地、真實地展示逝者在世時的音容笑貌,講述他(她)在世時的熱心、勤勞、善良、及老人做的那些慈祥的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讓那一件又一件事留在每個參與者的心里,讓那一個又一個身影深深的印在親屬們腦海中。那才是一篇深刻的、有實在意義的、能記憶許久的追悼會悼詞。 我說的對嗎?可行嗎?反正我沒有機會寫這樣的悼詞了,因為我有個哥哥,悼詞規(guī)定是他(男人)寫、他(男人)念的…… 后記: 追悼會后,在與鄰居、朋友談起此事,他們都淡淡一笑,說:“這你就落后了,現(xiàn)在的追悼會都‘一條龍服務(wù)’,悼詞也可以代寫,除名字外,其他基本統(tǒng)一格式,你不必大驚小怪!” 真的?悼詞也可以代寫?有感情嗎?是啊,以前還聽說過有“代哭”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