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父悼詞(一)
家父于2015年4月24日凌晨丑時辭世,終年100歲(零100天)。老人在最后的日子里,臥床數月,與病魔抗爭。雖有子女朝夕相伴,精心侍奉,卻無奈年事已高,耗盡能量, 最終撒手人寰,回歸自然!堪稱壽終正寢!
喪父之痛,痛徹心扉!女兒在傷感之余,常憶老人的音容笑貌,仍歷歷在目,仿佛人在身邊,未曾離去,只不過西行遠游暫別而已!親人時時期待您的歸來!
當女兒面對老爸的遺像,不禁潸然淚下……思念和您在一起的每個瞬間,您的諄諄教誨,您的笑語閑談,您哼唱的北京琴書;還有聊不盡的南城舊事,仿佛猶在耳畔回響!夢里久久呼喚您,卻不見您那熟悉的身影,蹣跚的步履和慈祥的笑容……
老爸,您的魂靈今至何方?您在天堂是否安好?女兒用拙劣的文字寄托此時的哀傷,愿老爸一路走好!欣賞西行美景,再度來世重陽!
淚如泉涌泣斷腸,筆顫縈思賦天荒。
奈河橋上一聲吼,怎禁靈車哀樂長。
七律(新韻)祭父悼詞五首
—寫在慈父百歲百天離世之日
文/悄悄雨
(一)送父
慈父西行鶴領航,冥冥玄樂蕩云蒼。
幽魂夢里悄然去,遺語塵消痛斷腸。
怎禁天堂隔世遠,奈何西嶺駐魂殤。
花叢圍墓兒孫祭,壽客無言賦挽章。
(二)別父
聲聲呼喚慟心頭,笑貌音容難再留。
病榻窗前別季月,仙游故土斷春秋。
年逾百歲紅塵盡,夢系凌宵昊宇收。
從此清明隨細雨,沉香裊裊祭詩酬。
(三)祭父
痛失慈父怨蒼天,落定塵埃不復還。
佇立碑前清淚灑,悲吟心底斷腸寒。
一生中正聲名載,半世平凡路徑艱。
有幸仙靈安岫谷,猶得翠柏伴長眠。
(四)思父
晴空萬里送羊春,翠嶺松山景物新。
歲月無言風逝去,人生漫步日常輪。
杯盈酒滿今還在,案浸茶香不見人。
睹物常思添夢幻,詩吟淚灑祭仙魂。
(五)憶父
依稀往事嘆枯榮,遺夢魂歸萬事空。
半世奔波酬歲月,一生勞苦寄殊功。
笑迎冷暖春秋日,親歷朝欣世紀贏。
人在紅塵呈偉績,修得善始壽怡終。
祭父悼詞(二)
歲值人類文明的千古驛站------二000年農歷五月十五日,長子漢才,大媳劉陽英,次子則鳴,二媳羅衛軍,滿子三才,三媳李維,令愛樂華,女婿吳能芝,率孫龍勇齊,孫女安娜、曉丹、龍顏,外孫鄒浩、鄒席等謹以此至誠哀痛,泣血祭奠于慈父玉堂大人之靈柩堂前。
風蕭蕭兮合水寒,夜沉沉兮荊竹殘,慈父逝兮遺容在,兒陳情兮寸斷腸。追憶慈父在舊社會茹苦含辛,歷盡煎熬。解放后,克勤克儉,撫育兒孫,言傳身教,煞費苦心,往事樁樁,歷歷在目,夢寐難忘。今拋妻棄子,永決人世,享年七十又六,兒孫安能自己。
吾父生于一九二四年甲子八月二十日辰時,降生在一個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窮苦農家。年僅五歲,母返瑤池。失去母愛,深深刺痛了幼小的心靈。吾祖為了生計,常年在外勞碌奔波,吾父兄弟兩則只能依偎姐姐身邊,可憐幼小的姐弟三人相依為命。因生活實在難以維持,八歲時扯著十歲哥哥的手,遵循父示,光著腳、露著腚、流著淚送十四歲的姐姐出嫁,爾后兩兄弟更是孤苦伶仃。吾祖父打長工掙幾個錢,再東借西扯送吾父上了小學四年。民國三十年間,連年災荒,饑饉凍餒,民不聊生。生活所迫,吾父只得背井離鄉,去南縣五圣宮做長工。年少力單,卻要從事繁重的勞動,吃的是剩飯,睡的是狗窩,干的是牛馬活,夜起五更,累死累活。更慘的是還要受地主惡罵毒打,為的只是維持生命,那時日哪有人間生活!吾父曾親自遭遇慘絕人寰的廠窯慘案,本性善良天真的吾父,平時只是聽說日本兵在中國肆意蹂躪,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于是常常祈禱菩薩保佑,莫讓災難降臨。可是就在一天中午,突然雞飛狗叫,槍炮聲震耳,只見一大群日本豺狼端著搶,舉著刀闖進了廠窯。他們緣門挨戶將男女老幼趕到一塊空地進行集體屠殺,那里地勢平坦,到處是水湖沼澤,人們無躲藏之處。吾父正趕牛回家,見此情景,急中生智,立即跳入污水湖中,躲在蘆葦叢里,既心驚肉跳,又恨得咬牙切齒,目睹強盜殺人放火,耳聞鬼哭神嚎,親見尸首遍野,血流成河,不忍睹,不忍聞,只有仇和恨,就這樣在水中浸泡了大半天,待傍晚才拖著麻木而沉重的身體爬上了岸,人已半死,動彈不得,到半夜三更才換上被殺者的半干血衣逃離了虎口。
熬過了漫漫長夜八年長工生涯,終于苦盡甘來,一九四年家鄉解放,吾父返鄉耕作,分得了田地山場,家具什物,方立業成家。飲水思源,念念不忘共產黨和毛主席,常常藉此告誡子孫。從此吾父不避風雨,不辭艱辛,不計得失,不苛求他人,田里土里,山里水里處處闖,扶犁掌耙,插田施肥樣樣干。曾記得盛夏酷暑上甘泉山煉鐵,冰天雪地下洞庭湖修堤,不惑之年赴子良巖水庫工地劈山炸石,為國家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因為人老實、忠厚,做事認真踏實,不張揚、不計較、不怕苦、不推諉,夜以繼日,不知疲倦,忽略了自身健康,甘泉上煉鐵回來,病倒床上三年。暫時困難時期,因饑餓患水腫病臥床,直到年老力衰,不輟勞作。吾父一生勤勞,歷盡辛苦,可為后人楷模。
吾父秉持祖訓,深知做人做事讀書先行,沒有文化知識,哪能擺脫貧窮的道理,與吾母攜手,送子女讀書。為此父親一人耕種了全家六口的田地,一年四季風里來雨里去,天沒亮就起床,晚上破竹刮篾,夏天頂著烈日外去割禾,冬天踏著冰雪去賣炭,瘦小的身材,彎駝的背脊,都是辛勞雕琢的。吾父厲行節約,節衣縮食,從來省不得花一分錢,鞋子穿得沒了綁,衣服穿得沒了邊,都省不得扔掉,千方百計送四個子女讀書。蒼天有靈,祖宗積德,父輩期望,終以實現,從中專、大專、研究生,兒女個個學有所長,知識淵博,工作出色,成了國家棟梁之才,在鄉里傳為佳話。孫輩者有的已經工作,有的正在校深造,這些都歸功于慈父的言傳身教,心血灌注。
吾父為人忠厚老實,熱情誠懇,能夠濟人之急,救人之難,憫人之孤,容人之過,一生從未與人紅過臉,爭過利,上坡幫人接一腳,管水先灌他人田,實屬可敬可尊,可歌可泣!我們決心秉聆教誨,修身齊家,慈悲為懷,心憂天下。
父親晚景甚娛,本可長壽百歲,樂享晚年。誰知事與愿違,吾父七十過后身體日薄西山,又六年壽終正寢。嗚呼,痛海角之星沉,悵寥廓之天昏,欲聆庭訓之無期,欲盡贍養之無日,兒孫泣奠,瀝心愿于靈前。
擇農歷五月十六日 敬父靈柩于寧鄉村七塊土山之陽。從此巍巍崇崇,云夢為勞,泉流悠悠,哀思不已!
永別了,我們的父親,您的精神永垂不朽!
命下:漢才、則鳴、三才、樂華、陽英、衛軍、李維、能芝
率:安娜、曉丹、龍勇齊、龍顏、鄒席、鄒浩、吳軍、吳菁 拜吊
公元二000年農歷庚辰年五月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