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和平時無數英雄用鮮血支付的,我們要珍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給英雄的悼詞,請閱讀,上公文站,發現學習。
給英雄的悼詞一
嗚呼哀哉,魂兮歸來!
問世之何以當不朽,英雄之魂立蒼穹。血肉之軀救中華,勝利之實換民生。哀祭祀以無名,憤先烈之無歸,故作文以召。
昔清酋者,以十二副鎧甲起事,雄圖中原。入主明宮。敲百姓為供養,吸骨髓為自得。虐文人為紀功,枉法紀為特權。號“太平盛世”。望守“萬世基業”。終不敵外侮之堅船利炮,屢戰屢敗,更猶言:“寧與外姓,不與家奴”。彼之統治,非為黔首謀福祉,而以貴族圖私利。以我華夏子孫,自私自利,貪婪無度。團結無力為故,引致聯軍來犯。終因鐵路事件,發起全國響應,清帝遜位,群雄伺立。以中華為肥肉群烹,而誰有問鼎之實力?
彼之倭奴,彈丸小國,魏之來朝,賜之金印。為華夏之海外屬國。唐之來朝。賜之厚幣,教之文義。恩被四海,感同澤濤。奢華與宗主國無二。以其用度不堪,遂生搶奪之意。欺我中華內憂外患之際,以“復唐興漢”為幟,興兵來犯。以全國之物力,裝精良之雄師,縱橫呼嘯,寇流掠殺,俄而中國境內,四億同胞,親人分離,家族失散。子不見母,日夜泣號,兄不見弟,憂懼日甚。槍志士于萬人坑,斃降卒于無名冢。挑乳嬰于槍上,剖孕婦于巷中。更有屠城南京,三十萬冤魂齊吶喊,無人紀文名其志,唯見其撫刀而笑:“千人斬下無空過,但使名刀飲血飽”。犯下罪行,是可忍,孰不可忍!
七七盧溝事變,打響抗日第一槍。松花江上,終不忍民生涂炭。全國淪亡,陪都芨芨。人命如草,無可伸張。我華夏之兒女,奮漢唐之余烈,起國_民-革_命之余勇,棄黨派之成見,團結一切可團結力量,終救中華于水火。受倭奴之請降。血洗百戰無勝之恥,重塑民族之精魂。功在當代,利為千秋。
張公自忠,忍辱負重,臺兒莊率英烈血戰群虜,非為之可殉而殉之于節義。孫公立人,深入緬甸,伏尸千里,擄獲敵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為我中華無數英烈復仇。更有數億中華好兒女,不肯茍全性命于亂世,投筆從戎以報志,馬革裹尸為夙愿,拋頭顱,灑熱血,受刑虐,痛別離。志士忘記風月,抗日不顧小家。兄弟同心,國母奔走。美蘇援助,國人奮力,以落后百年之國力,洗我中華“散沙”之名,擊日寇于長潰,捍國威于九洲!
惜乎意識之爭,致使英雄無祭。更有后來之人,以辯史書之瑕義,微言國家之致衡。
樸守其貞,冥冥滅滅,魂如有靈,以鑒我心。
酌酒一觴,以花一束。嗚呼痛哉,伏惟尚饗!君等有靈,佑我中華!其魂不滅,其志永存!
給英雄的悼詞二
小時候,我常常陪媽媽看看電影。媽媽也常常告訴我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壞人。大一些了,我回憶往事,仍有深刻的印象。“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這是我的最深感受,那些英雄為了我們祖國的美好生活,不顧自己的生命在戰場上拼搏。有人說,他們已經死了。不,他們沒有,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舍身為國,永垂不朽!”大家肯定都知道董存瑞的故事吧。他憑著自己精湛的軍事技術、作戰機智勇敢,成為優秀的八路軍。1948年5月25日,我國八路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他擔任爆破組組長,帶領著戰友順利完成了任務。但遭到一輛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在關鍵時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準許我去!”他說著立刻拿起炸藥包,沖到暗堡下。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暗堡被炸毀,他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
梁啟超先生曾這樣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是的,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必須由我們創造,讓我們用手撐起未來,開啟新的希望。也許,那些烈士英雄還在另一個世界等著我們呢!
烈士英雄們,我為你們驕傲,偉大的中華,我為你自豪!
給英雄的悼詞三
今天我們在這里為抗日老英雄上海淞滬抗戰八百壯士之一王文川先生送行,一起緬懷他老人家的不平凡的一生。
王文川先生,1918年5月出生,祖籍安徽省壽縣,全家以務農為生,家境非常貧困。1933年,16歲的王文川先生先生加入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1營4連,駐守江蘇省無錫。
進入國民革命軍后,聰明勤奮的王文川先生從一個學兵開始作起,經過四年德國化軍事訓練,他被部隊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德國“馬克沁”重機槍射擊手,他所在的第88師也被整訓為中國軍隊抗戰精銳的德國裝備師。隨著日本加快侵略中國的步伐,戰爭的氣氛日益濃重。王文川先生隨部隊多次以日軍為假想敵在長江三角洲地帶進行軍事演習。當時國民革命軍全體將士只有一個指導思想,那就是:日本侵略者是中國的第一敵人,我們不把它消滅了,它就會消滅我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存亡,只有我們消滅它,別無任何幻想可言!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前,王文川先生隨88師由無錫秘密緊急調往上海,加入抗戰序列。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后,王文川先生隨部隊在上海寶山路、八字橋、閘北等地與侵華日軍進行猛烈交火,3個多月的戰火連綿,王文川先生身邊的戰友傷亡殆盡,88師已經進行了5次兵員補充,王文川先生身邊的新面孔是越來越多,戰友的巨大陣亡沒有使王文川先生膽怯,而是使他更加痛恨日本強盜,他是越戰越勇,越戰越精,逐步成長為一名堅強戰士。他和戰友們更加奮勇的殺敵為犧牲的戰友們報仇。就這樣中國軍隊用鮮血和生命,把日軍死死拖在上海。迫使日軍轉移戰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言,為中國沿海工業的內遷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激發了全國軍民的抗戰熱情。
1937年10月26日上海戰況直下,王文川先生所在524團團長謝晉元,緊急命令524團全體人員從閘北火車站撤到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中據守,掩護88師主力轉進。夜晚時分王文川先生扛著“馬克沁”重機槍隨團長謝晉元進入了那座鋼筋混凝土的大樓-四行倉庫,成為了著名的八百壯士之一。
在夜色中王文川先生利用公共租界探照燈的余光觀察四行倉庫北面日軍活動,并不時進行局部掃射殺傷小股日軍。天亮后,日軍發現了四行倉庫內有中國軍隊防守,便組織大規模進攻。王文川先生在四行倉庫一層利用隱蔽位置不停地對日軍進攻部隊進行掃射。王文川先生身邊的送彈手是個不到20歲的年輕戰士,為使重機槍供彈暢順避免卡殼,便欠起上身將撣鏈抬高了一些;可是幾秒鐘后,因他供彈姿勢過高,旋即被日軍流彈擊中頭部,當時倒在先生身邊。若干年后王文川先生回想起當時戰斗場景,仍痛心不已,身邊的戰友就這樣一個個為祖國捐軀。
王文川先生和戰友們孤軍奮戰四天四夜,打退日軍多次進攻,其間公共租界的民眾隔河搖旗吶喊,并送來慰問品。各國媒體給予充分報道,王文川先生和他戰友們不屈精神大漲中國人民志氣。在完成使命后,王文川和戰友們奉命撤進租界。隨即被英租界當局監禁在上海膠州路孤軍營,進了孤軍營后,并被收繳了武器,王文川和戰友們失聲痛哭,因為武器是戰士的命根子,戰士離開了武器就沒命了!團長謝晉元一年后遭漢奸遇刺身亡,當王文川先生與戰友們知道這個噩耗以后絕食4天,要求英租界當局嚴懲4個漢奸。在各方壓力下,英租界法院終于判決4個漢奸死刑。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突入孤軍營,將手無寸鐵的孤軍全部押走。被困了四年的孤軍全部成了日本軍隊的戰俘。不久,日軍將孤軍分別押解到孝陵衛、杭州等地做苦工。王文川先生隨連長雷雄被日軍押往安徽蕪湖裕溪裝卸煤炭,受盡了非人的折磨和屈辱。
1942年底王文川先生在當地農民的幫助下,僥幸從集中營逃亡。經過3個月艱苦跋涉,他終于到達了陪都重慶大坪的陸軍散兵收容總部。并向組織告之自己是四行孤軍八百壯士之一,即被組織重新提升為少尉軍銜,在重慶警備區任職以資獎勵。
1946年王文川先生被調往北京陸軍總醫院,任后勤軍需官。在陸軍總醫院任職期間,他結婚成家,并先后育有1子4女。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陸軍總醫院被收編,由此王文川先生脫離軍界,做了一名北京普通老百姓,以做生意謀生。
1954年政府進行“公私合營”后,王文川先生進入北京軸承廠工作,后因病離職。上世紀60年代初,王文川先生在北京安定門辦事處的協助下,自己創辦一個綜合門市部,專門修理各種軸承,不久后他創辦的綜合門市部被合并到北京東城區電器廠,該廠為北京起動機廠前身。
文革中,王文川先生雖然由于所謂“歷史問題”受到一定沖擊,但他對我們的祖國一直懷著深深的眷戀對中國共產黨一直充滿著無比的信心。1972年54歲的王文川先生患上了腦血栓,以至長期半身不遂。 2007年以前,王文川先生從未向子女說過自己就是當年著名的八百壯士之一。
2007年新春伊始,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沈建中館長拜望八百壯士之一的王文川先生。相繼多家媒體給予了關注報道,北京電視臺連續播放了對王文川老人的采訪和對淞滬抗戰的回顧。
2007年8月,“八一三”淞滬抗戰70周年紀念日之際,王文川老人重返上海,祭拜團長謝晉元和為國捐軀的戰友們。王老先生抗日老兵的身份被確認以后得到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親切關懷,對此王老先生及家屬多次表示感謝。
今天,老先生離我們而去了,他去的是那樣的安詳,但安詳之中還有些許遺憾。在這里我要說我要對老先生說:放心的走吧抗日老英雄,因為時間差而錯失的那枚勛章已經在人民大眾的心目中給您頒發了,因為您是在十四年抗日戰爭中與侵華日軍血戰過的真正的民族英雄。
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朗誦《八百壯士歌》。
中國不會亡,中國一定強,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寧愿強,不投降!百八壯士一條心,十萬強敵不敢擋。
請二戰老兵、八百壯士之一王文川先生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