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淑德
碑文范文及碑文分類和寫法
我國從漢朝以后,刻碑的風氣逐漸普及,幾乎處處可碑,事事可碑。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宮室之碑,橋道之碑,壇井之碑,家廟之碑,風土之碑,災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觀之碑,托物之碑等。前人實行,后人效法,中國的名勝古跡,竟形成獨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圍極廣的實用文體。碑的種類繁多,碑文的體裁各具特色,歸納起來,可分六類:
(1)功德碑。這類碑是為活人歌功頌德的。舊功德碑一般有三種形式。有的全用韻文寫成,如公元前的二一九年秦始皇登泰山頂,李斯刻石頌揚他的武功文治。有的前序后頌,序為散體,頌為韻文,如李白寫的《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并序》。有的全是散文,沒有頌之類的韻文,如《敦煌太守裴嶺紀功碑》。這類碑文是為活人寫的,解放后,我國已沒有人立這種碑了。不過,在中國以外華僑聚居的地方,立功德碑的還是不少。
(2)廟碑。解放后,破除迷信,沒有人再為神靈鬼怪立碑,但我們國家的古代寺廟建筑頗多,都是難得的名勝古跡,需要修補或重建,修建時立碑記事,以垂示后人。不過,現在作這類碑文應側重敘述古跡的興廢歷史,古跡確定的依據以及重建過程中的有關事項。
(3)墓碑。舊式墓碑有兩種:
i)標名碑。墓碑的正面標名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時間。這種碑多是死者子孫所立。也有學生給老師、女婿給岳父岳母、夫給妻、妻給夫、朋友之間立墓碑的。現將墓碑文中對亡靈的稱謂簡介如下:
ii)簡介死者生平碑文的墓碑。這種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著作、逝世年月、葬時葬地,最后是銘文,多為韻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騷體都行。大多數是死者后代請托別人撰寫的。如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也有介紹死者介紹得更簡單的碑文和簡短的墓志銘。
顯祖考某某太府君之靈 (對祖父)
顯祖妣某某太夫人之靈 (對祖母)
顯考某某府君之靈 (對父親)
顯考諱某某大人之靈 (對父親)
顯妣某氏老孺人之靈 (對母親)
顯妣某某太夫人之靈 (對母親)
岳父大人之靈 (對岳父)
故岳考某公諱××老大人之靈 (對岳父)
岳母某太夫人之靈 (對岳母)
故岳妣某門某氏老孺人之靈 (對岳母)
夫子某某大人之靈 (對老師)
先夫某某君之靈 (對丈夫)
先室某某夫人之靈 (對妻子)
某君某某仁兄之靈 (對朋友)
某君某某賢弟之靈 (對朋友或弟子)
實例一
諱先顯祖考某公某某太府君之墓云
孝孫男 昌成
××年×月立
實例二
諱先 考某公某某府君之墓
大文孝男士中暨孫宏武全
××年×月立
實例三
先妣張李氏太夫人之墓
勇成
孝男張軍孫張立
張
××年×月立
實例四
××省××地區專員
諱先考某公某某府君之墓
孝男某某
××年×月立
實例五
××省××縣副縣長先父×××之墓
孝女某某
××年×月立
實例六
×××91×××先生之墓——×××
<實例>一
先父×××于××年×月×日生于××省××縣××鄉××村,××年××月參加革命工作,××年×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曾擔任××職務,因病于××年×月×日在××地方逝世,享年××歲。
孝男某某
××年×月×日
<實例>二
韋素園①墓記
魯 迅
韋君素園之墓。
君以一九○二年六月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卒。嗚呼,宏才遠志,厄于短年②。文苑失英,明者永悼。弟叢蕪③,友靜農④,霽野⑤立表;魯迅書。
說明:作者魯迅即周樹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生于1881年,歿于1936年。
注解: ①韋素園——文學家,安徽霍邱縣人,生于1902年,死于1932年,未名社社員,魯迅的好友。譯有果戈理《外套》等書。②厄于短年——厄,困窮、苦難的意思。韋素園只活了三十年,所以說短年。③叢艽——指韋叢艽,安徽霍邱縣人,未名社社員,翻譯員。④靜農——即臺靜農,安徽霍邱縣人,未名社社員,翻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