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范永存
祭母親的悼詞
悼詞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祭母親的悼詞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祭母文祭母悼詞【1】
天運20XX年元月7日吉時,孤哀子***率弟**\**\**及孫** 右曁合家孝眷人等,謹以香錢云馬清茶鮮花酒禮盤供之儀,致祭于慈母靈前:
慈母于公元1934年5月7日受生,因病不幸卒于20XX年元月4日寅時,輪回仙逝,壽終正寢,享陽壽七旬有六。
籍貫甘肅省榆中縣人氏。
嗚呼吾母,生在窮鄉僻壤;艱辛備止,嘗盡人間心酸;躬耕稼穡,長在貧寒之家;勤勞終生,經歷人生苦難。
母親一生,人格如臘梅,堅強獨立體弱志高;人品如幽蘭,與世無爭寬容忍耐。
為人子女,上孝念高堂,下體恤弟妹;為人之媳,扶左攜右恪盡孝道;為人鄰里,溫言低語和平寬厚;為人之妻,患難與共賢淑溫柔。
為人之母,教兒成人育女成器。
母儀無愧于天地,德范長存在人間。
然所憾者慈母一生不育,傾心養育我姊妹子侄七八人,不論親疏子侄孫女,皆視同己出倍加珍愛。
嘔心瀝血,勞盡全部心身;含辛茹苦,獻盡無悔母愛。
冬夜漫漫,依稀留下忙碌身影;夏日苦長,田間地頭是弱小身軀;一針一線,融盡無私大愛,一粥一飯,耗盡終身心血; 暑往春來,多少個日夜忙碌操勞;風雨無阻,多少個歲月無怨無悔;倚門望兒歸,夜幕難隱慈祥目光;持飯喂孫兒,早晚間精心照料。
及吾成人,母已軀倦身老。
因忙于公務,未早晚侍奉左右;奔波世事,難日夜守候盡孝。
然母深明大義,囑勿以家務為念,以報效公務為重。
養育吾等,不圖回報點滴;育孫育侄,不思索取一二。
偉哉吾母,胸懷足比大海,無私無悔,德范堪垂千秋!每思至此,熱淚不禁盈胸,恩深如海,此情長留心間!
嗚呼吾母,忽歸冥路,恩未報而母已逝;不幸永訣,孝未盡而身歸去。
積勞成疾,一朝仙逝母歸去,散手人寰,噩耗傳來兒心裂。
慘云愁霧,痛隔陰陽之路;夜雨方淋,難盡思親之淚。
結草銜環,未報養育之恩;寸草春暉,悠悠慈母之心。
恩海汪洋,雖投身而莫報;德山高峻,乃泣血以難酬。
人去樓空,再難見慈母音容笑貌,靈堂低垂,跪祭慈母升天之靈!
嗚呼! 匆匆辭塵,奈何皇天不佑,一臥不起,竟成陰陽兩界!百喚不聞,肝腸寸斷,音容難睹,淚血沾巾。
機懸東壁,夢斷北堂。
庭院塵封,浩月云掩!感念追昔,悲涼凄愴。
哀號祭奠,悲痛難陳。
賦曰:
冬月雪灑凄凄聲,慈顏頓杳不堪聞。
望云目斷親何在?追憶心傷子更悲!
銜環空流思親淚,結草何曾報母恩。
倚門望兒人何處?把果呼孫語不聞。
深恩未報慚為子,飲恨難消愧作人。
想見慈容唯有淚,欲聞母訓已無聲!
嗚呼慈母,言有盡而情難書!此去泉臺,再勿以兒孫為念;母兮有靈,名登天府之邦;榮歸九泉,長眠清凈之境;凈土有路,遙祈早登極樂!
謹謹疏表,百叩祭拜 伏維 尚饗!
祭母文祭母悼詞【2】
公元20XX年9月2日,乃慈母鶴駕辭世周年忌日,不孝兒女子孫后代于靈前泣血頓足、灑淚拜祭曰:天地茫茫,原野蒼蒼,喚母聲聲,悲鴻入耳;奈人仙殊途、隔世相阻,惟有不盡哀傷,借彩云悠悠,熏風習習而寄之。
慈母在天之靈必知子女們一片哀思之心。
念先慈生于公元1930年舊歷冬月20日,時家道清貧,乃受初等教育,然其母早逝,孱弱少女,獨承家庭主婦漿洗炊薪、扶顧幼妹之重擔。
適逢日寇投降、東北解放,乃毅然投身革命事業,并與吾父喜結伉儷。
幾十年如一日 “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b] 。
雖文革中多次遭觸斗,精神幾近崩潰,然理想、信仰忠心不改,“為人民服務” 是其畢生親歷所為,由此贏得領導信任、群眾敬仰。
持家則[b]“尊老敬賢,孝順公婆;相夫教子,真誠奉獻”。
晚年淡泊名利,專事家務。
本應弄孫含笑、盡享人倫,頤養天年,耐多年操累,積勞成疾,身染肺癌、高血壓等多種重癥,雖經醫救,均無奇效,終撒手人寰西歸矣!
慈祥善良之母親: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您之音容笑貌時時刻刻浮現于兒等面前;三百六十五個日日夜夜,您之親切話語隨時隨地回響于兒等耳邊。
您之離去是那么突然、那么倉促,幾令孩兒們撕肝裂膽、痛不欲生乎!吾等無法多在膝下承歡盡孝,萬不得已方接受這殘酷現實。
現今您魂歸何處兮身居何方?唯愿早臨西海、恭倨佛班。
親愛母親,慈祥媽媽:您給予兒等生命,您哺育兒等成長,您為此而奉獻了畢生及全力,您平凡而偉大之一生在兒女心中乃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嗚呼慈母,英魂在天;絕塵棄世,今為周年。
謹以奠儀,拜祭靈前;哀哉慈母,聽兒祭奠:
高風淑儀,博愛慈祥;懿德佳行,美譽達天。
軀體雖隳,英靈萬古;音容猶在,永駐心田。
吾為長子,它鄉行遠;身不由己,思之常憾。
未陪膝下,承歡盡孝;少跪床頭,短奉茶飯。
養育深恩,環草難報;矚像思親,淚若涌泉。
爾功爾德,刻骨銘心;春暉朝靄,形如泰山。
嗚呼慈母,清福未享,身染絕癥,離卻塵凡。
哀哉慈母,精神永駐,身列仙界,蔭佑后寰。
僅于家祭,虔俱此觴,慰告慈靈,伏食尚饗!
不孝男愛國代表全體后輩
敬祭 并泣行拜叩之禮
農歷乙酉年七月廿二日
祭母文祭母悼詞【3】
維公元二零XX年癸巳二月十六日,不孝子群先、貴凡、美凡、秋凡、深根偕三室胤裔,謹薦馨香,致祭于先母之靈曰:
吾母張氏,名號慶珍。
其先出有周,蓋清河之郡。
遠朔
先林,幾經英武輩出,群賢疊萃,忠良勝跡充棟汗青。
民國六載,丁巳孟諏廿日巳時生,公元二零一三年三月二
十七日,癸巳如月十六日巳時歿。
嗚呼吾母,生逢罹禍,恰邦國分崩,家道式微。
芳歷十四,行笄禮出閣入陶家。
壻方弱冠,痛失姑嫜;硝煙頻犯,
亡走荒丘。
夜幕戚戚縫補漿洗于月下,焦陽灼灼哺犢恤弟于闔廬。
櫛風沐雨九十有七,相夫教子繞膝無羞,荊溪潺潺,雖無奪目驚天之秀,然藜花默默亦不乏蕙蘭之香耶。
辛辛犬子,感激涕淋,于是泣血而誄曰:
綿綿細雨,滋滋潤土。
群山翠黛,殷阜方遒。
巍巍蒼伊,偉岸無儔。
乾坤碩德,流布九丘。
傲雪凝霜,悄然自立。
慈惠恭儉,若蘭自修。
悲憫懷遠,溫良忠恕。
離離吐蕊,峽谷儲幽。
瀚海慈航,高山景仰。
玉璧瑕輝,德耀千秋。
尚饗
不孝子群先貴凡美凡 秋凡 深根
墮淚焚香感戴跪祭于靈前 深根撰
/listzt-38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