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澤猶存
村委會悼詞
村委會如何給村民致悼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村委會悼詞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村委會致村民悼詞【1】 各位親朋好友,各位鄉親,來賓: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原新生村三組,老社員葉府的老長輩慈母:王啟芝同志的逝世。 20XX年2月24日晚8時45分王啟芝同志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不幸與世長辭,享年74歲。 虎年炮竹辭舊歲: 王氏駕鶴仙境飛; 丟下兒孫眾晚輩, 銀妝素裹白雪端。 悼母痛腸好傷悲: 陰雨綿綿苦作淚; 慈恩末報兒后悔, 想你不能把音回。 我們原新生村三組老社員葉府的老長輩慈母:王啟芝同志的逝世。 是我們全新生村的重大的損失.使我們村失去了位好村民;葉府兒女失去了位好慈母;社區失去了位好鄉鄰;好長輩。 王啟芝同志1936年10月28日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下查阜鎮,一戶農民的家庭;她的一生跟天下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平平淡淡普普通通.解放前,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沒有上過學堂,沒有享受青少年時期應有的童年快樂,每天只是勤扒苦做,卻總是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只有新中國解放后才開始逐漸走向富裕,解決溫飽,于1955年 月來葉府成家,先后參加了合作社,互助組,人民公社.在生產隊期間,你早出晚歸,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對于集體工作認真負責,從不計名利.多次被生產隊評為先進生產者,三八紅旗手等等. 王啟芝同志先后養育了5個兒女,您一生善良老實,省吃儉用,含辛茹苦,不屈不撓,曾有多少個不眠之夜,為兒女的縫縫補補,收洗衣被,讓兒女們在有限的條件下,穿的整整齊齊,熱冷分明;你為了讓兒女們都能讀書上學,你省吃儉用,你尊敬老人,孝敬公婆,你教育孩子,身教重于言教,五個兒女一個比一個強,個個都有出息.你通情達理,團結友愛和諧地處理好了同志間,鄉鄰間,婆媳間,親戚間的關系,為人之典范。 你以寬厚慈愛的博大胸懷,把全部的愛給了生產隊集體,把母愛獻給了兒女,孫輩;你用強勁的肩膀支撐著整個家庭,你用年老的雙臂操持著家務,為了能更多地給兒孫們帶來了溫馨、祥和與歡樂。 你不計年歲己高,你那寬厚待人的處世之道,和那慈愛有加的樸實家風。 你為兒女們所取得的大小成績進步而高興,為子孫們的成績而驕傲。 兒女們興居造府,你不惜辛勞,忙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傲累勞奔了多少個春夏秋冬;如今你有內外孫子、孫女共11人,重孫輩1人,可謂是福壽雙全,子孫滿堂。 你還沒有來的及半點享樂安逸,讓兒孫們報恩,謝德;你卻匆匆地走了;你走的是那么匆忙,又是那么安祥,你沒有給兒女們并點拖累,留下的卻是無盡的哀思;永遠的遺憾,終身的后悔。 在悼念葉府王老孺人之際:我們要學習王啟芝同志, 勤勞善良的樸素品格,對工作精益求精的責任,對人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子女嚴格要求的作風.忘我地工作辛勞. 是一個值得后輩永遠追念和熱愛的好母親、好奶奶, 斯人矣去松柏翠: 永記恩德和教誨; 繼承遺愿典范美, 化作動力少流淚。 追悼慈母后裔悲: 嚴格要求教晚輩; 團結和諧傳家威, 兒孫振作耀祖輝。 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 繼續完成她老人家沒有完成的事業;為振興葉府。 帶動鄉鄰共同富裕,而努力奮斗。 是一個值得后輩永遠追念和熱愛的好母親、好奶奶,以實際行動來報答老人家的養育之恩! 你的音容慈貌,高尚品質永遠活在新生村民,子孫后代的心中。 安息吧,王啟芝同志!一路走好! 王啟芝同志永垂不朽!!! 村委會致村民悼詞【2】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們村忠實的共產黨員,我們的好村民、好鄰居同志。 同志經多方醫治無效于20XX年 7 月 日 點不幸去世,享年77歲。 陸宗濤同志吃苦耐勞、忠實勤懇、正直敬業、艱苦樸素。 他在生產隊里熱愛勞動、愛護集體、大公無私,得到了我們村干部群眾的高度贊揚。 陸宗濤同志對工作極其負責,對同志十分的熱愛,對黨萬分的忠誠,對父母百般的孝敬,對兒女是一個好父親。 夫妻倆勤勤懇懇艱苦樸素,把好吃的留給 7個兒女,用早出晚歸披星戴月掙回來的錢供 個兒女上學。 使 個兒女都成了能為社會作出貢獻的有用人才。 同志的逝世使我們村黨支部失去了一個好同志,使我們村失去了一個好村民、好鄰居,使他的兒女失去了一個難得可貴的好父親。 讓我們沉痛悼念忠實勤懇、正直和善、謙虛謹慎、艱苦樸素、和睦鄉鄰,造福桑梓的陸宗濤同志 同志千古! 村委會致村民悼詞【3】 聚龍垂首,金雞嗚咽。 觀音塘村德高望重的老書記,全村人民無比愛戴的的謝公順興老大人因年邁患心衰力竭,經多方醫治無效,不幸于2014年6月27日12點40分與世長辭。 享年84歲。 今天,我們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共同緬懷他老人家極不平凡,歷經坎坷的人生。 謝公順興于1931年2月26日出生于本村石子碑沖白屋子一個貧苦的家庭。 因是家中獨子,雖然窮苦,他一邊勞動,一邊上學,完成了高小學業,又讀了半年私塾。 16歲停學以后,就當家理事,除了耕種家里的三畝地,還要依靠賣柴挑腳做花工維持生計。 1949年解放后,謝公順興積極參加新政府成立后的各項活動。 1950年,參加農民協會,擔任石碑村秘書,并擔任夜校老師協助掃盲。 1951年,擔任石碑村村長,參與減租減息和土地改革。 1952年,擔任觀音鄉鄉長,參與查田定產和土地發證。 1954年,當選為鄉財糧秘書,參與合作化運動。 1954年10月4日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6年4月被提拔為國家正式干部,分配在官渡鄉任文教委員。 1958年,在金雞高級社辦社。 同年,因抵制形式主義,拒絕做躍進門、躍進樓、拒絕標語上山上屋上樹,被組織部門辭退回家。 1962年當選為觀音大隊黨支部書記。 1963年整社整風時被當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被撤銷支部書記職務。 1964至1965年社教時,被抄家并被批斗。 1966年至1971年,又擔任大隊副書記和支委。 1972年至1985年,連續13年擔任觀音大隊支部書記。 20XX年調官渡林管站任書記。 1990年,被林管站安排到官渡林場當鄉代表。 1993年,63歲的謝老從林管站以沒有退休工資的方式退職回家養老。 2001年至20XX年居住在瀏陽,20XX年起又回到觀音堂老家養老,直至壽終正寢。 謝公順興雖然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和基層干部,但他為了家庭不懼艱辛,培養后人目光遠大,面對困境不折不撓、熱心公益不遺余力,快樂生活樂觀豁達的人生經歷,無不閃耀著德者的睿智和人性的光輝。 謝公順興為了家庭不懼艱辛。 他1946年由父母做主,與馬家鍛林長饒之女結婚,生女x珍,x平。 1954年因性格不合離異。 1955年與達滸豐田的黃明欽結婚,1958年,長子建華出生,1962年至1968年,次子xx,三女xx,四女xx,三子xx相繼出生。 面對一個人口眾多的家庭,他和妻子一起,起早貪黑,除了每天出集體工多掙工分,還身兼數職,又當記工員,又當保管員,還養牛,放水,管曬谷場,管灰印,抽空上山砍柴,硬是依靠兩口子的勤勞,養活一個八口之家。 初時,他家居無定所。 從石子碑白屋子搬出來后,經常寄居親朋或屈身祠堂。 先后在騰輝祠,螺麻塘高級社,李聲傳家,謝標興家,康永祠居住。 直至1975年,他和長子建華一起,開始在現居住地蟹形灣修建新居。 為了修建這座房子,他頂著被撤銷支部書記的風險,而且在極左干部把修建中的房子推倒之后,屢推屢建。 從此,他才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 謝公順興非常重視對子女的培養。 對兒孫的關愛,傾注了他的一生。 他教育孩子愛勞動、愛學習,知榮辱。 當他的孩子犯錯時,他僅用稻草抽幾下示辱。 他對愛學習的孩子勉勵有加,對孩子們力所能及的勞動分配公允。 特別是在培養子女方面他目光遠大。 1977年,次子xx已經是民辦教師,遇到恢復高考,他要xx放棄別人羨慕的教師崗位,重新到瀏陽一中上高中,后來xx考上了重點大學。 20XX年,三子xx考取中專,他親自跑到韶山,取回檔案,讓xx復讀,次年xx考取中意的大學。 由于他老人家教子有方,他的孩子個個事業有成。 次子xx曾經在農業部南京農機化研究所、大亞灣核電站和瀏陽市招商局等政府部門工作,為瀏陽的招商引資、工業園建設、行政中心建設等立有汗馬功勞,連續三屆擔任瀏陽市政協副主席。 三女xx自行經商,業興財旺。 四女xx在瀏陽一中任高級教師,是學子們最喜愛的老師。 幼子xx先后在長沙卷煙廠、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和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工作,均擔任一定領導職務。 他的孫兒孫女,外孫外甥女均在各自的工作和學習崗位上成績突出,深受贊賞。 在子女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后,他又經常告誡子女要清正廉潔,他經常把報紙上的案例剪貼下來,在子女回來時警示告誡。 一個家庭,兒孫們如此整齊的非常令人羨慕。 謝公順興面對困難不折不撓。 他的一生幾起幾落,歷經坎坷,但他坦然面對,從不絕望。 除了解放前食不果腹的日子,解放后也是歷經磨難。 當他年輕時當上了國家干部,正躊躇滿志準備大展宏圖時,卻因為不搞形式主義,拒絕搞躍進門等于1958年被辭退回家,從此當了一輩子農民。 他被辭退時,正好遇上搞人民公社大食堂,家里的炊具已經收繳,又沒有哪個食堂接納他,那年大年三十,好心的朋友偷偷送給他半斤牛肉,他和妻子一起偷偷地在一個有鍋灶的鄉親家里,煮了半斤牛肉才過了一個年。 1964年社教時,家中被炒,辛辛苦苦創下的家業被一洗而空,他和妻子一起重整旗鼓,從頭再來。 1987年,正當家道中興時,巨大的災難降臨到他的家庭。 他的長子建華因患鉤端螺旋體被誤診猝然病逝于官渡醫院,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巨大悲傷幾乎要擊倒這個家庭。 但他率領家人,振奮精神,災難不僅沒有擊倒這個家庭,反而使他的家庭更加團結,更加堅強。 謝公順興為人公正。 在他擔任大隊書記時,從來不給自己謀私利,反而總是將好處讓給別人。 1975年,大隊有一個推薦上大學的指標,當時全隊符合條件的高中生只有兩人,其中一個就是他自己的長子建華。 但他卻把這個珍貴的大學生指標給了另一人。 而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了即將開戰的部隊。 長子建華在部隊期間,正值中越自衛反擊戰期間,他和妻子為了軍中兒子的安危不知流了多少淚,渡過了多少不眠夜。 他寬宏大量,從來不計較個人恩怨。 曾經整過他的人,他從來不報復。 在他當支部書記的那些年,雖然當時階級斗爭之風甚盛,但觀音堂沒有搞得風聲鶴唳,保持了淳樸的民風。 謝公順興熱心公益事業。 在擔任大隊書記時,重視教育事業,1976年組織村民自力更生在白桐崗新建了光明學校,并且重獎老師,使觀音塘村在恢復高考后的連續十幾年內,每年都有幾位青少年考上大學。 觀音塘村年年出大學生成為當年瀏陽東區的佳話。 在他退休以后,總是為了村里的道路、橋梁、廟宇、學校等公益事業操勞。
/listzt-3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