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堂花圈應該怎么擺放?如何布置靈堂? 關于靈堂花圈擺放: 一般門口擺放單位吊唁的花圈,沒有單位的放配偶名義的花圈。如果逝者配偶也已過世或并無配偶的,則擺放長子(女)名義的花圈;靈堂內一般擺放子女名義的花圈,按長幼秩序從左往右、從前往后擺放。 關于靈堂的布置: 我國各民族與世界上許多地方的民族一樣,都有在人去世后布置或搭設靈堂的習俗,借以哀悼死者,接收人們的吊唁。現將家庭靈堂布置分別予以介紹。家庭靈堂一般搭設在客廳、不住人的房間或院落等處,如果來吊唁的人太多,亦可另選地點搭設靈堂。靈堂前桌子上放一張放大遺像,遺像下端可寫上“某某千古”或“某某永垂不朽”等悼詞,像框上應搭設結有花結的黑紗,黑紗從像框上端中間平分垂在像框的兩側,條件許可還可布置一些其它物飾如松枝冬青、橫幅、鮮花、花圈以烘托氣氛。總之,各地大同小異,只是各種物飾及陳設的優劣而異。 大殮完畢之后,就要布置靈堂了。如果死者是家里的長輩,靈堂就布置在堂屋中,取下屋內的壁畫、鏡子等所有裝飾品,棺材頭朝南,這叫“正寢”。古人在斷氣前就移入正寢,現代北京地區民間卻到大殮之后才移入正寢。如果死者是未成年人,則靈柩只能停放在院中或堂屋兩邊的位置。靈柩是不能直接放在地上的,一般是放在板凳上。死者生前的枕頭要放在柩下面,等到出殯時燒掉。靈堂左右掛白布云頭幔帳,這是孝屬守靈的地方,講究的人家,所掛的幔帳,在外面是看不到守孝的婦女的。靈前大多掛白布簾,講究的就扎素花靈幃(即素彩排樓),叫“靈龕”。柩前放一把椅子,有的放一張小羅漢床,上面放紅緞子坐褥和靠枕。靈柩前再放一幅大遺像。這才在靈柩前面設靈桌,靈桌是由兩張八仙桌組成,掛素底繡花桌圍。里面靠靈柩的那張是停靈時專用供飯;外面那張用來陳設“五供”,即一個香爐,一對蠟扦和一對插著靈花的花瓶,一共五件,小戶人家擺不起的,就隨便湊合。 靈堂布置好,民間喪禮就進入了殯期,以后就有客人來祭奠。
具體靈堂布置如下: 正前方最高處懸掛橫挽幅,上面大字書明“某某某先生(或女士、老大夫、老孺人之類)追悼會”,它起到點明主題的作用。緊挨它的下面是死者遺像,通常用黑紗圍繞起來。靈堂多有一幅主挽聯,用以概括死者一生的主要功績或經歷,懸于橫挽幅的兩側,民間喪禮還將親朋贈送的祭幢懸于兩側,上書贈者單位和姓名。此類祭幢愈多就愈顯得熱鬧光彩,它最能顯示死者及喪主的社會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