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母去世悼詞【一】
尊敬的各位親朋好友、老師們、鄉鄰們:
今天,大家在這里參加我最親近的人——伯母的追悼大會,我的心情悲痛萬分,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她走得太突然,我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在我就讀于我們峰口鎮二中的那三年學生生活,是伯母將我撫育成才,在學習上對我嚴格要求,在生活上對我無微不至。我還記得那“三單元四樓”,有伯母的嚴厲教誨,有伯母的慈祥愛護,那里的每一個角落,都給我留下了對伯母一點一滴的回憶。如今,我卻害怕想起那些回憶,因為那些往事只能讓我更加悲痛。
2011年8月3日這一天,是我們大家無法接受的一個黑暗的日子,我伯母離我們而去,我們不敢承認這個事實,可今天的追悼大會告訴我們,這不是夢,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上個星期我和伯父還在談及家族的事情,準備大家聚集在一起由伯母招待我們聚聚,可如今,哥哥、姐姐、我們、還有大家都來了,你卻對我們不理不睬,伯母,你快來為我們安排生活吧,為我們打理家務吧,為我們燒火做飯吧,我們等待你的到來呀!可這一切,我們都無法享受了,你再也不會回來了……
往后的日子,希望伯父能夠振作起來,好好地去過以后的日子,伯母無法與我們再聚,我們只能緬懷逝去親人,珍惜身邊的親人,家里的兄弟姊妹、親朋好友、伯父的同事們、朋友們,希望你們能夠在今后的日子里多多陪陪我的伯父,讓他盡快從悲痛中解脫出來,過好今后的人生吧!
在這里,我代表黎氏家族再次感謝各位領導、親朋好友、以及全體教職員工在百忙中到醫院看望我的伯母和參加我伯母的追悼大會!
伯母:你安息吧!
孝侄:黎洪陽
XXXX.8.6
伯母去世悼詞【二】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
今天,我們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悼念忠厚善良、剛直賢惠的鐘母黃老孺人,用我們虔誠的心,追憶黃伯母生平事跡,寄托我們的哀思。
黃伯母生于公元1917年12月初二午時,從事農作,操持家務,辛勞一生。奮斗一世,壽高體健,耳聰目明,2012年下半年外出活動骨折,從此臥床幾十天,經多方醫治無效,不幸于2013年2月29日7時8分離別人世,享年95歲。她逝世了,我們心里非常難過,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者和我們永別,讓人難分難舍,子女們將再也見不到可愛的母親,孫輩們將永遠聽不到奶奶的呼喚,重孫們聽不見太祖奶的笑聲。蒼天暗淡無光,大地沉默不語。我怨蒼天無眼,我怨大地無情,這樣慈祥的老人離我們而去,我們的心都碎了!
黃伯母生于潭花村黃泥坪,自幼生活艱難,跟隨父母從事農業及家務,十五歲嫁到鐘府,雖則家道殷實,但舊社會的中國農村婦女,命運注定了她開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走上了為人妻、為人母的生存道路,解放前,諾大家庭,十幾口人的茶飯,良田百頃,耕種割除,都得參與,起五更,睡半夜。還得奔走田地之間,侍奉老人,吃喝拉撒,大包大攬。丁丑年3月初5日,長女桂秀出生,新生命的出生,給黃奶奶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但也增加了許多瑣事。緊接著壬午年的11月18日次女發秀出生,丙戌年2月14日友秀出生,庚寅年2月初5春秀出生,戌子年5月22日運秀出生。1957年9月初1兒子丙坤出生,1962年11月11日么女連秀出生。
兒女們大了,她開始為子女們的婚姻大事著想,1980年兒子丙坤與北平陳新聯結為夫妻,為了改變生活條件,1980年建土屋一棟,1981年孫女美珍出生,1983年5月17日孫子鐘自根出生,2002年新建樓房一棟,2004年孫女美珍出嫁,2006年孫自根結婚,2007年12月初5曾孫宇翔出生。2011年家中還在瀏陽購新房一棟。
兒孫滿堂,家庭幸福,本可享受天倫之樂,可2001年夫君不幸去世,1990年6月27日女兒發秀去世,2011年正月15日女兒連秀去世,也您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打擊,尤其是十年動亂期間,您家因成分不好,也受牽連,深受壓抑,遭受白眼,還遭受批斗,多次接受毛主席教育。
但您一聲不吭,聽從召喚,積極參與農業生產勞動,播種、收割、送糞、打碾。唐家沖里有您辛勤的汗水,樓下排里有您艱辛足跡,唐家沖里的一草一木,見證了您的勤勞樸實,西平鄉親們目睹了您的剛強善良,感受到了您賢惠善良。
包產到戶以后,為了獲得充裕的生活,您不顧年邁體弱,更是夜以繼日的勞作,不僅是家庭主婦,更是生產能手,為家庭您白發增添,為生活您將腰累彎。
維持生計,何等艱難,縫衣補衫,尋醫問藥,供兒上學,子女婚姻,母常擔憂,每當回家笑臉相迎,苦難愁腸,藏匿心間,對待孫輩,如若心肝,起早貪黑,縫衣做鞋,不厭其煩,把心操爛,祖孫情誼,確不一般 。
最難忘,兒子上學,生活緊張,送到沖口,目眺遠去,方回家中;母子之情,與海同深。
最難忘,媳婦進門,勞做繁忙,知其冷熱,體恤有加,從不言傷,婆媳之間,和氣一團。
最難忘,孫子孫女上學,前后十年,不厭其煩,孫媳進門,笑臉相迎,重孫降生,個個拉扯,德惠長存,功高無量。
最難忘,女兒女婿,大凡小事,公平對待,有點吃喝,牽大掛小,外孫重孫,個個恩惠,既往情深。
最難忘,村人隊上,無論男女,不管老少,禮讓為先,慈悲為懷,誰家有事,親臨一線,往事千萬,有口皆碑。
最難忘,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仍不輟勞作,生活自理。真真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彌留之際,頭腦清楚,安排后事,要求簡辦,清白人生,日月可鑒。
您雖然去了,您的音容笑貌,印在我們的腦海里邊,您的事跡,流傳在人們的口中,留在鄉親們的心間。
您的一生,性格溫和,臨危不變,處事不驚,再苦再累,從無怨言,也從不怕煩,生活要求,非常簡單,穿衣吃飯,克勤克儉,大凡來人,喝水吃飯,毫不吝嗇。終身辛勤勞作,一世淳樸為人。
九十五個春秋,四萬個日夜,您的所作所為,歷歷在目,您的功德,片言數語,難以訴盡。您的懿德,百世流傳。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95個春秋,只有奉獻,不求索取。如今,您的子女及孫輩,個個日月富足,務農者農事順暢,經商者出人頭地,人丁興旺,家業繁榮,四世同堂。兒孫繞膝,更有待享受社會、家庭的福祉的時候,您卻突然離我們而去,子女們內心實實不安!
各位親朋、各位好友,黃伯母離我們去了,她的逝世,我們很悲痛,在方圓幾十里,能像他這樣高壽的老人,寥寥無幾,這即說明老人家心氣平和,也反映出子女們孝順。她是眾多農家婦女中的一員,她的一生很平凡,但他的事跡中滲透著偉大,我們悼念她,要學習她儉樸、勤勞、慈善、上進、頑強的精神,學習她寬厚、仁慈的廣闊胸懷,化悲痛為力量,正視現實,活著的老人,要以黃伯母為榜樣,珍惜美好生活,年輕一代,要恪守孝道,敬老愛親,為創造富裕的生活,為創造團結和諧的環境,為創造美好家園而努力!
黃伯母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黃伯母您九泉之下安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