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碑文的規范既有對基本內容的要求,即不同的碑文有不同的文體要求,又有對字體的要求。
從古至今,最常用的碑文字體有四種,分別是:行楷、隸書、魏碑和手書碑文。這四種字體各自都有不同的特點,也各自有著自己的藝術效果。
1.行楷
行楷字跡流暢,飄逸,既有楷書的端穩方正,又有行書的流暢,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字體。如唐朝的《定武蘭亭》:
《定武蘭亭》拓本
2.魏碑
魏碑是北魏以來形成的碑刻書法字體,它的特點是豪放、蒼勁有力,筆鋒鮮明。極有名的如《鄭文公碑》、《張猛龍碑》、《高貞碑》、《元懷墓志》及《張玄墓志》。
魏碑《張玄墓志》
3.隸書
隸書在所有的字體中是最莊重的,并且工整粗獷,適用于寬大厚重的碑體。如《漢西峽頌》拓片:
《漢西峽頌》拓片
4.手書
手書碑文字體因人而異,字體形式多樣化,與其說它的藝術性,還不如強調其紀念意義。如明張瑞圖手書作品:
明張瑞圖手書作品
總而言之,字體的選擇對不僅僅是為了美化墓碑,更寄予了一種對先人的尊敬和思念之情。
結語:好的事物總給人以好的享受。那些能夠流傳下來并被后人稱頌的碑文往往既有精彩的內容,也有著令人嘖嘖稱贊的書法藝術,即其字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