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聞范本
◎逝者:謝防震
◎終年:32歲
◎性別:男
◎籍貫:山東單縣
◎追思人:其深圳的友人
10個月前,他剛得了一個大胖小子。5年前,他的寶貝女兒呱呱墜地。如今,兒子牙牙學語,剛學會叫爸爸。女兒活潑可愛,已經上小學一年級。
小震死了,年僅32歲。
小震躺在了村后的小河里,那是一條流淌著鄉村孩子童年歡樂的小河,河水清淺、水草豐美、魚蝦眾多。
村里人說,小震是在河里電魚時觸電而死的。電魚用的電瓶能孕育產生這么強的電壓,電死一個壯年男子?或者小震是被河水淹死的?那更說不外去,他是在小河里泡大的,從小就會游泳,并且那汪水不外膝蓋深淺。或許是電瓶孕育產生的瞬間高壓致使他昏迷,然后他倒在水中窒息而亡。
小震的死更像是赴一次約會,去得急忙而又急切,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那天是2008年農歷八月十三,離中秋節還有兩天。當天上午,小震還走了三家親戚。先去了姑姑家,又去了姨媽家,最后去了外婆家,三家都是至親。村里人都說,你看小震不是在向親人離別嗎?
走了三家親戚,小震都沒有留下來用飯。外婆家的舅舅輕易不留人用飯,那天不但留了,還勸了哄了,甚至都罵了,但還是沒有留住急忙的小震。
小震回家草草吃了中飯,對妻子撂下一句話,就提著電瓶、臉盆獨自一人下河去了。離中秋節只有兩天了,他想著弄點鮮魚回來,改進一下生活,也讓處于哺乳期的妻子多下點奶水。
小震是什么時候失事的?沒有人知道。村里人都說,晚上8點,橋上的路人還與他說過話。正值秋收農忙季節,橋上往來干活的村民連續,但沒有一個人留意,在離橋不到20米的淺水里,小震何時已靜靜地躺在那兒。
晚上8時,入夜透了。妻子看小震沒有回來,就央鄰家小伙冠軍去找,冠軍叫上小震的三叔公同去。一老一少打著手電筒在河邊喊小震的名字,空曠的河灘上只有復書。
赫然,手電筒照到了小震留在岸邊的鞋子,以及他存放魚的臉盆,臉盆里還有小半盆鮮魚。緊接著,冠軍驚叫了一聲,"那不是一只手?"三叔公定睛一看,在離岸幾米遠的水面上,浮著一只慘白的手。
三叔公趟水過去,捉住了那只手,把小震拖上岸來。小震的臉被一片水草遮住,他的身體早已僵硬了,手里還捏著一根電線。
唐山地面震那年出生
十多天前,小震遠在南方的朋友小謝忽然從夢中驚醒,有個熟悉的面孔,眉目依稀,似乎就是小震,對著他哭。夢醒之后,小謝渾身發冷,惶恐擔心。十多天之后,當他收到小震的死訊,心里咯噔一聲,馬上想起那個可怕的夢。
"小震是我的同族同族,按輩分應該叫我叔叔,他比我年齡小,但也算同齡人,更是童年的玩伴。"小謝說,這些天,他心里一直隱隱作痛,小震的音容笑貌、童年往事時時展現在眼前。
小震出生的那年極不平凡,村里的老年人都記得,1976年是個大災年,大人物死了三個。村里人還記得,唐山地面震死了很多人。其時謠言四起,傳他們那個村落也會產生地動,村民都搭了棚子住在院子里,從夏天住到初冬。那年的雨水特別大,從夏季下到秋季。
小震就是在防震棚中出生的,所以得名"防震",村里人都叫他小震。
小謝回憶,村后的小河是他們兒時的樂園,小伙伴們一起光著屁股下河摸魚撈蝦,一起在河邊的草地里逮螞蚱喂麻雀。夏天,大眾把在河邊吃草的羊群丟在腦后,一整天都泡在河水里。冬天,天冷得伸不脫手,大眾在冰封的河面上滑冰、玩玻璃球。
有件事至今令小謝感觸愧疚,大概在他10歲的時候,他帶頭跳進一個兩米深的溝里,并勉勵小伙伴們都跳下來。小震跳下來后就起不來了,并大聲哭喊起來,小謝看情況欠好,連忙溜掉了。第二天,小震住院了,他的腿骨摔折了。
小震出院后,腿上打著厚厚的石膏,天天呆在家里不出門,后來在院子里一瘸一拐地走路。小謝一直不敢去他家看他,生怕他責怪。多年以后,小謝向他說起自己的愧疚,小震微微一笑,"都不記得怎么回事了。"
"那時電視機很少,收音機就是寶貝。在河邊放羊的日子,我們一起聽評書、聽音樂、聽相聲。小震喜歡音樂,有次向我推薦葉倩文的《瀟灑走一回》,我們一字一句隨著收音機唱,‘天地悠悠,過客急忙,潮起又潮落......'"小謝每憶及此不禁潸然淚下,如今,耳畔再響起這首歌,相互已是山南海北,陰陽兩隔。
一向無私援助村人
后來,孩子們都長大了,小謝去讀大學,小震入伍了。對那個窮村落來說,投軍算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小震投軍8年,干得相當不錯。他原來是可以留在步隊的,但探親期間熟悉的未婚妻不適應步隊的生活。最后,他背著背包揮別了8年的從軍路,回到生于斯善于斯的小村,重新面對那一望無際的黃土,據說步隊的領導以及全村的人都為他惋惜。
小謝和小震相互見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偶然回老家過春節,也是急忙去急忙回,聊天的時間并未幾。但聽怙恃說,不管小謝在不在家,小震都是他家的常客。
小謝年老的怙恃辛勞了一輩子,年紀大了偏偏丟不下那幾畝地,春播秋收都是重活,兩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如何吃得消?多虧了小震,經常是還沒等老人開口,就開著三輪車突突來到小謝家地頭,春天幫著種,夏天幫著收。鄰居誰家求他援助,他也是有求必應。
小震結婚后很快有了女兒,家里開銷大了,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不太寧愿寧可侍弄那幾畝黃土地,總是千方百計想要領賺點錢。他先后兩次到濟南技校學習汽修,花了不少錢,可惜未能派上用場。他還曾到青島等地打工,但也是中途而廢。為此,妻子罵他窩囊、沒本領,不會賺錢,他就默默地包袱下來,沉下心來侍弄莊稼。
小震不愛打牌,不喜吸煙,最大的喜好就是擺弄機械、家電等物件。修理下收音機、擺弄下電路,都是他的拿手好戲。誰家的電燈不亮了,誰家的收音機不響了,誰家的電視不清楚了,只要招呼一聲,他都很樂于援助,并且經常能"妙手回春"。
這些年來,小震家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他侍弄幾畝莊稼輕車熟路,種些棉花大蒜等經濟作物,每年地里都有盈余。妻子在村里開了一個診所,村民有個頭痛腦熱的都過去看,每月都有不菲的收入。家里陸續添了摩托車、三輪車、冰箱、洗衣機。
手頭寬裕了,日子好過了,小兩口的情感也好了很多。小震疼愛孩子,村里人經常看到,小女兒騎在他的脖子上在村口轉悠。去年年底,他又得了個大胖小子,后代雙全,這是何等幸福的事。小震整天樂呵呵的,很滿足。
幸福的日子似乎才方才開始。
汶川地面震這年離世
小震走的這一年也極不平凡,尤其是那地面震又來了。村里人都說,小震是伴地動而來,隨地動而去。
小震死了,村里的人無不痛惜。年老的老父痛哭失聲,老來喪子,難道有比這更大的傷心嗎?妻子悲傷欲絕,頂梁柱一朝坍塌,撇下兩個年幼的孩子,以后的日子該怎么過?最可憐的還是兩個孩子,一個剛會喊爸爸,一個尚未懂事,卻永遠失去了疼愛他們的父親......
下葬越日,弟弟妹妹們從各地趕來了,他們都沒能見到哥哥最后一面。悲傷過后,他們一起動手,把小震種的幾畝玉米收了,拉回家,裝進倉里。村里的老人、婦女自發趕來,援助照顧孩子,勸慰生者。
村后的小河邊多了一座新墳,那里面埋著一個疼愛孩子的父親,一個勤儉持家的丈夫,一個溫良謙和的兒子。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