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鬼節的由來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洞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游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以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農歷七月十四日為盂蘭節,又稱中元節、麻姑節、七月半或鬼節,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預備一些菜肴、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奠鬼神。
七月十四日包涵的節俗比較紛亂,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釋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玄門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憑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體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奠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七月十五又是釋教的盂蘭盆節,傳說是目蓮救母的故事,源自釋教傳說:目連(目連為釋教人物,釋迦十大門生之一)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連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品,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品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品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咽。目連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為他念《盂蘭盆經》,囑咐他七月十五作盂蘭盆以祭其母。目連按佛組指點,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預備百味五果,種種用具,裝入盆中,扶養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鑒于此,推而廣之,要求空門門生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佛及僧,報酬怙恃恩典。佛家盂蘭盆會的意義與儒家的孝道合拍,這一天則成為民間祭奠已逝怙恃及先人的鬼節。
農歷7月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民間有陽間過元宵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艷服和鬼眾們共度佳節,并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愿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很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奠、參佛、凈墓、回顧、賞花、垂綸等活動以示慶祝。
七月十五,鬼門關洞開之日。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悲傷,或者互聯網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配合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是情感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并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闊別去的親人。由于,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玄門的“中元節”
憑據玄門的文化邏輯,一年的時空應該分成上下陰陽兩半,并且,中國玄門以為養育世界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所以,玄門將上半年看成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這里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這里說的“官”,不是指人間官員的“官”,而是指意時空活動過程中的節段,類似于中國圍棋奕棋中的“官子”的那個“官”。
中國玄門主要孕育產生在中國農業文明發達地區,所以,中國玄門一向以為天玄地和地玄天,地生萬物,水為生物之本,且地含水。這就是說,由于中國農業文明注重地水兩元素對人類萬物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中國玄門文化理念中一直蘊涵著以地為中心去觀察世界的“本體論”和“熟悉論”及其“要領論”。憑據玄門這種世界觀,玄門習慣將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稱之為“上元節”;下半年的地官節段的七月十五,則叫做“中元節”;由于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則是“下元節”。這上、中、下三元,則組構出了玄門對世界的三元一體系統熟悉。
中國玄門差別于世界上的的很多宗教。世界上的很多宗教都是神人合一的,或者就像基督教那樣講究“道成肉身”的三位一體,這使得宗教散播者往往被高度神化。中國玄門布道的目的很明確,玄門散播者不是神而是人,所以,玄門散播品德倫理是“因材施教”的。對聰明高的人,就昭示《品德經》的原理,對那些聰明不敷或者沒有幾多時間去深入反省自身品德倫理建設的人,就接納編寫故事去說明原理,“寓教于游樂”,就是來源于中國玄門的布道要領。
中國玄門的“中元節”,實在主要是散播品德倫理的節日,也就是提倡人們在這天注重修德。中元節這天,有思想和有時間的人就要集中在一起一起配合學習老子的《品德經》,且要互相交流和覃思反省自身。而對付一般教眾,玄門則創造了一些故事去“寓教于游樂之中”。好比,玄門杜撰出有有個叫做陳子禱的人與龍王女兒結婚,分別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個孩子,這“三官”主管人間的賜福、赦罪、解厄三個任務,他們法力無邊,分別要在這三天到人間巡游,檢察人們的品德品質是否好還是壞,對付那些品德品質好的人,他們就賜與賜福,不然,他們就要降罪。但是,中國玄門又是一個很寬容和隨時賜與人轉變動新自己的機會的宗教,所以,“中元節”并不但僅是個獎勵善良和處罰惡劣的的節日,而主要是個“赦罪節”,所以,“中元節”又是中國節日中的“懺悔節”和“贖罪節”,一年中有罪過的人可以在中元節這天通過種種儀禮去檢討自己和請求天地人的寬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