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的喪葬禮儀基本上屬宗教式的喪葬禮儀。人死后,首先在死亡地或尸體發現地的登記處進行登記,由醫生或驗尸人員簽發書面證明,并在死亡者生前居住地的基層組織辦理登記;而后對親友發出通知或在報刊上公開宣布。
葬禮一般遵循死者生前遺囑、遺言確定是土葬或者火葬。喪葬事務一般由.殯儀機構或承辦人具體安排,包括埋葬或火化的時間、地點以及舉行葬禮儀式的時間、地點等。西方葬禮儀式一般同結婚一樣,多在教堂舉行。具體程序是,先把棺材運人教堂,由一位教士念悼詞并為死者祈禱,然后用一塊天鵝絨棺罩遮蓋住棺材送往墓地或火化場。
葬禮與葬禮彌撒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分開(在葬禮后的某一天)舉行,一般由神父或死者親屬議定,包括祈禱詞和經文,然后是圣餐,最后為告別儀式。
西方喪葬禮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基督教將每一個人的靈魂直接與上帝發生關系,不允許偶像崇拜,崇尚靈魂升華而輕視肉體,因此西方的喪葬風俗是簡喪薄葬。基督教的喪禮更多地是為死者祈禱,祝其靈魂早日升人天堂,解脫生前痛苦。基督教認為人死后靈魂需要安靜,因此喪禮非常肅穆。在基督教文化影響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喪葬基本從簡,即所謂在上帝面前"靈魂平等"的原則。
西方雖然民族眾多,但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影響下,喪葬禮俗基本大同小異,下面就西方喪禮中比較一致的方面予以概述。 葬式。西方葬式主要是火葬、土葬兩種。無論采用哪種葬式,均葬于公墓。 公墓。城鎮公墓一般建在郊外辟靜幽雅之處,農村公墓建在村外較遠的地方。西方公墓園林化程度很高,規劃也很長遠、劃一、詳細,有公路、紀念、休息、住宿、購物的場所。公墓管理很嚴謹,死者不論何種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種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圍要種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墓前幾乎都是鮮花盛開。整個公墓內無論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見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標志或土堆。它不僅是死人的天堂,也是人們休閑的勝地。西方公墓的使用一般是有償使用,使用期長短不二,但有最長期限規定。
殯葬禮儀。西方殯葬禮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喪、宴謝、祭奠等程序,基督教儀式幾乎貫穿其中。人死之前要在神父面前懺悔,之后神父要為其祈禱。這也是臨終關懷,使死者正確看待死亡,擺脫死之恐懼。死后在神父主持下給死者洗尸,宗教含義是洗去生前罪過,干干凈凈去見上帝。停尸在西方傳統喪俗中,一般停在教堂,由神父主持追悼會。神父介紹死者生平并為之祈禱,下邊親友則一同禱告。完畢以后由四人一角一人抬著棺材走向墓地,神父、親友跟在后邊送葬。下葬時,神父還要再為亡者祈禱。哭喪無論是初終還是在教堂,也無論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時,親友都不能大聲嚎哭,只能默默流淚或嚶嚶啜泣,意為不要打憂死者靈魂安靜。下葬時,隨土撒人一些花瓣,葬畢在墓前立上十字架,放上一束鮮花,親友就可以默默離開墳墓。祭奠亡者不是中國人的專利。西方人在居喪的第九天、第二十天、第四十天和一周年都要舉行祭亡靈儀式。屆時,親友可單獨去,一束鮮花、默默立上一會即可。
[1]
上一篇:喪葬習俗之敦煌喪俗
下一篇:喪葬禮儀之:西方葬禮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