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告,又稱“訃文”、“訃聞”。“訃”是告喪的意思,就是將人死了的消息告訴親友。訃告基本上有三種形式,一般式、公告式和簡便式。
二、公告式 這種形式的訃告比一般式訃告要隆重、莊嚴得多。這種訃告往往是根據死者的職務、身份,由黨和國家或一定級別的機關、團體等作出決定發出的,它往往由公告本身及其他文件(消息)共同組成。在內容上與一般式訃告基本無異,但在結構安排上有顯著不同。這類訃告的寫法:
(一)公布逝世的消息。內容包括: 1.寫明“公告”的發出單位名稱及“公告”兩”字。 2.寫明死者的職務、姓名、逝世原因、地點以及終年歲數。 3.有對死者的簡單評價和哀悼之辭。 4.署明公告時間。
(二)治喪委員會公告。這是訃告的核心部分,包括: 1.寫明“×××同志治喪委員會公告”字樣。 2.對喪事的安排及具體要求。 3.署名公告的時間。
(三)公布治喪委員會名單。 例: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公 告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宣告:我國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杰出的國際政治活動家、卓越的國家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宋慶齡同志因患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二十時十八分在北京逝世,終年九十歲。 宋慶齡同志的逝世,是我們國家和全國人民的巨大損失。決定為宋慶齡同志舉行國葬,以表達我國各族人民的沉痛悼念。 宋慶齡同志治喪委員會已經成立。 我國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卓越的國家領導人宋慶齡同志水垂不朽!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宋慶齡同志治喪委員會公告
為了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我國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杰出的國際政治活動家、卓越的國家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宋慶齡同志的深切哀悼,現決定: 一、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二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吊唁。中央黨政機關、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北京市各方面的負責人、各方面的群眾代表以及外國駐華使節和在京的國際友好人士,參加吊唁,瞻仰遺容。 二、六月三日下午四時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舉行追悼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轉播追悼會的實況。 三、從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三日,在北京新華門、天安門、外交部和我國駐外使領館及其他駐外機構均下半旗致哀,六月三日舉行追悼會的當天,全國下半旗致哀,同時停止娛樂活動一天。 四、依照我國慣例,不邀請外國政府和友好人士派代表團或代表來華吊唁。 特此公告。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宋慶齡同志治喪委員會名單 宋慶齡同志治喪委員會名單(三百九十二人,以姓氏筆劃為序。)(略)
[1]
上一篇:訃告
下一篇:新聞報道式訃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