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辦白事”的有關情況以及白事操辦之風俗習尚見聞分述在下面
舊時辦白事的整個內容并非能以三言兩語說清,其中包含了許多從民俗史的文字材料中難以考證的習俗,那些繁瑣的風俗習尚有的有“出處”或寓義,有的則只是相沿成習地流傳下來。而且隨地區不同,習俗也有異。如天津和北京在辦白事上就有出入,僅天津在這一方面又分南禮、北禮之別,“大戶”與“小康之家”也有區別。 準備工作就很麻煩,人一咽氣(這里指的是喪家老人死亡,夠得上大辦白事的人而言)喪家馬上找到近親近友研究辦理。所有一切準備不外是花錢的路數,包括請、設、找。賃、訂、購、制以及其他各項。現以其順序來說: 1.請總管 總管是為了籌備操持好這項喪事的人,他必須有辦此種事的經驗,并能與社會有關行業聯系。還要配備幾位副手聽總管(有的叫總理)的調遣,以有條不紊地挑起擔子。喪家的白事能否辦得順當,與總管關系非常大。 2.設賬房 喪家一般是找親友擔當賬房。他專管白事當中的各種開支,并設立賬目,包括登記親友送來的奠儀和挽聯、祭幛、匾額、花圈、紙活及送的“唪經”等等,其后還要算清開銷,付給勞務費。 3.找杠房 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尸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壽字,架凳兩個上面也有金花圖案。 4.刻棺木 這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本宅早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后現由喪家到材鋪看成棺或材料,選好原料運至家門口現由材鋪工人制作。壽材式樣也有南北之分。舊社會的土葬僅在棺材這一項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錢。最講究而貴重的(也是少見的)為陰沉木,其次是金絲楠木、柏木,一般能說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圓,就是用十三棵杉木刻成一棺。除早已漆好的外,都是白茬入殮,然后再上漆(大漆上一道用炭火烤一次),以后還要在棺頭寫字(白色扁字),棺后畫蓮花。 5.找棚鋪 白事搭棚分幾種。有的只搭平棚,講究一些的要搭“起脊棚”,帶花活。有的搭暖棚,兩面包細席,設天井子,吊藍團鶴天花板。大門口的棚要搭過街樓,起樓子及過脊,掛五彩網。院內棚安裝五彩玻璃窗,有的扎月亮門帶欄桿,月臺(靈臺)錦地錦帶欄桿,棚內寬敞亮堂,可掛祭幛、挽聯及念經時的“水陸”。此外為招待吊唁親友,在胡同開闊地方搭客座大棚及小灶棚,棚價頗貴。 6.租賃桌椅 白事所用桌椅凳,并在靈桌上擺的五供盤、茶壺、茶碗等用具,要從白貨鋪租賃。 7.找茶房 大辦白事找茶房也很重要,他們表面上是來侍奉客人,但實際是在喪家停靈的若干日子內,一遇唪經等舉動就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茶房必須通曉喪事的程序及各種禮節,又要了解帶孝的男性與死者的關系,在唪經、入殮、接三、送路、成服、祭門、發引等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工作”路數。茶房頭在這些活動中最應謹慎行事,每一個節骨眼兒上全要做到合乎禮節要求,不能稍有疏忽。主家有幾種親戚如姑太太、姨家太太、舅家等等專門愛“挑刺”。過去有一大家辦白事,在茶房服侍孝子行禮和成服的禮節中出現漏洞,結果姑奶奶打了茶房頭一個耳光子1所以有些較有名聲的茶房頭輕易不敢應大戶的活。不過他們卻賺錢不少,一場大白事下來,他們可分到千數元錢(幾個茶房分),他們在每一種活動中都算錢,如送孝服算一份,念經行禮又一份,祭門、送路、接三等等只要有一項活動就拿一份錢。 8.找白貨鋪 即在白貨鋪租賃喪事過程中用的東西,如喪榜架,以及出殯時一切旗、鑼、傘、扇、雪柳及各種出殯時儀仗用具、用物。 9.請吹鼓手 吹鼓手有兩種,一種是吹奏“大樂”的班子,使用嗩吶、長號、大鼓、大鑼等,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另一種是細樂班子,樂器有笙、管、笛、云鑼等,俗稱“十番樂”。 10.訂扎彩 即扎制紙人紙馬等。有的扎制精細,高如真人,著絲、麻、綢等衣服,又有扎金山銀山、樹木,以及房屋、室內全堂家具等等,都按需要的情況訂作。 11.找裁衣店 大家講究在人還沒死預先將孝服趕作好。孝服有區別,本宅應帶孝的人孝衣下擺禿茬不收邊,外姓親戚孝服都收邊。另外本宅內的男女仆人都給孝衣一件,收邊。所有孝服白事過后主家不收回。裁縫店是隨來人通知馬上現做。 12.訂酒席 喪家從大殮起就要預備待客飯食,由本宅廚師做,平日飯不成席,但最少要有八個菜。在最后的唪經、送路、發引的三天中要擺桌待客,有的多至百十桌席,都是山珍海味的上等酒席,分大教、回教席面,也需備素席。這些都是預先在大飯莊請師傅來本宅安灶現作。舊社會還有一些專白吃的人,即使和辦紅白事的主家不認識,他只要知道,就想方設法溜進去坐下來就吃。大棚內招待的客人多,席面多,誰也不認識誰,因此此等人吃完抹抹嘴頭就走,有的吃完了這輪吃那輪,這是常有的情況。 13.零星購置 如小油燈、瓦盆(又叫喪盆,是棺材出堂時孝子摔的盒)、壽罐,用紅頭繩纏繞,送殯時由主婦抱在懷內;其次如白骨頭簪子、白頭繩(系頭用)等等,不一而足。 14.租白轎、租馬車 白轎是為孝婦出殯時乘坐,馬車是為送殯的老幼婦女親友所用。
[1]
上一篇:白事操辦之報喪立幡桿
下一篇:白事操辦之靈堂的布置
|